种猪饲养管理水平不仅关系到产仔数,而且关系到整体饲养质量。
从发情育种入手打好育种基础
1.1计划繁殖
在实际生产中,无论养殖场规模大小,都要提前做好养殖计划,使计划养殖成为提高猪群素质的重要环节。另外,要注意公猪的选种,无论是纯育种还是杂交利用,都必须把选种公猪的纯度作为一个因素来考虑。如果是交叉利用,交叉组合方案必须是**优秀交叉组。
需要指出的是,在许多地区,纯地方品种的猪已不复存在,这无疑给发挥地方猪的杂种优势带来很大困难。因此,在制定繁殖计划和混合杂交组合时,应特别注意繁殖公猪的选择。计划外育种不会产生良好的生产效果,最终会导致品种退化和生产力下降。

1.2遵循育种原则
①近亲不匹配;②男女之间存在共同的遗传缺陷;③老不配年轻,年轻不配老。
1.3养殖环境
在养殖过程中,周围环境要安静,人不要靠近养殖场,以免养殖过程中噪声对生猪造成压力。
1.4繁殖技巧
寒冷季节的繁殖时间应安排在一天中的温和时期;在炎热季节,应安排在适宜温度和遮荫的地方繁殖。如果母猪小而公猪大,应允许公猪在下坡位置繁殖。如果公猪小母猪大,应该允许公猪在上坡位置繁殖。此外,必要时还应进行人工辅助育种。
1.5繁育体系
母猪在发情期,实行2-3次繁殖,每次间隔8小时,这可以显著提高母猪繁殖的成功率。
此外,还可以遵循双交配的原则,即母猪在一个发情期内应先后与两只公猪交配,也就是说,与一头公猪交配后,另一头公猪每8小时交配一次。双种公猪可以是同一品种的两只公猪,也可以是不同品种的两只公猪。种猪应根据生产需要合理选择。
本文由(养殖信息网)整理发布:http://www.yangzhixinx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