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猪育种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科学育种技术的不断进步,生猪的选育已从猪的表型选择发展到育种价值估算、基因型选择和分子育种。猪的育种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遗传理论体系和育种方案。借助现代生物繁殖技术、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和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许多生猪育种新技术能够有效地利用前人的许多研究成果,大大提高育种效率,使生猪品种改良进入一个新阶段。

1.分子育种技术
分子遗传学和分子数量遗传学是现代分子育种技术发展的基础,极大地促进了生猪育种的进步。20世纪80年代以来,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研究使以DNA分子标记为核心的分子生物技术得到发展。分子育种的研究成果表明,分子育种技术将是未来生猪育种的主要发展方向。分子育种技术的应用对加快生猪品种改良,生产更多绿色、安全、健康的猪肉产品具有深远的影响。
1.1猪基因图谱的构建
基因定位是基因组育种的基础,是研究猪重要经济价值基因的重要技术。基因定位的前提是构建覆盖整个基因组的高分辨率完整基因的遗传图谱和物理图谱,从而厘清整个基因组中所有核甘醇酸的序列。猪基因图谱的构建经费较高,多肽信息量和**度较低。生猪养殖成本和养殖精度无形中增加。我国于20世纪末启动了国内猪基因组计划,成功构建了猪的基因图谱。近年来,基因定位研究成果显著,使猪基因图谱越来越丰富,为猪数量性状位点连锁分析奠定了基础。
1.2经济性状主基因分析
猪的经济性状大多是由微效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呈连续变异分布。单基因位点的改变不能使表型明显改善。主基因在性状表达中起着关键作用。控制型显性基因的分析是猪育种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猪的数量性状遗传比较复杂,表型难以准确鉴定,导致基因定位与实际育种脱节。采用主基因连锁分析和数量性状候选基因鉴定的方法,利用DNA标记对参考分离群体个体进行连锁分析,并根据生理生化理论鉴定功能基因对一定数量性状的遗传效应。对影响数量性状的基因和分子标记进行了筛选,并对其效应值进行了估计,为生猪育种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支持。
1.3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MAS是传统育种与现代分子生物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可以利用遗传标记区分特定主基因或数量基因座的基因型,并将其应用于猪的育种实践。在生猪育种选择中,对于遗传力低、测量成本高、早期表型值难以测量的性状,可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这种方法对其影响不大,没有性别和年龄要求。因此,可以进行早期选择,缩短世代间隔,提高选择强度,提高生猪育种选择的效率和准确性。
1.4性状杂种优势预测
杂种优势是一种长期存在的现象,我国古代利用杂种优势原理培育骡子。随着时代的发展,杂种优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杂种优势利用是提高家畜生产水平的重要手段,而杂种优势预测是杂种优势利用的关键环节。传统的杂种优势预测方法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使其利用受到限制。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遗传距离分析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本文由(养殖信息网)整理发布:http://www.yangzhixinx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