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养殖信息网 - 养殖百科 - 骡子
骡子骡子
养殖档案
  • 别名:骡子
  • 原产地:中国
  • 身高:90厘米
  • 体重:90-200千克
  • 饲养难度:中
  • 参考价格:4000~10000
  • 特点:生长发育快
  • 成活度:
  • 成长度:
  • 环境适应:
  • 友善程度:
  • 运动量度:
  • 耐寒程度:
  • 耐热程度:
  骡,哺乳类奇蹄目动物。马和驴的种间杂种,主供役用。由公驴和母马所生的杂种为马骡(Mule),简称骡;由公马和母驴所生的杂种为驴骡(Hinny)。骡和驴骡的繁殖力极其差,但生命力和抗病力强,饲料利用率高,体质结实,肢蹄强健,富持久力,易于驾驭,使役年限可长达20~30年,役用价值比马和驴都高。
  骡一般指公驴和母马杂交后所生的种间杂种。体型较大,像马,叫声似驴,耳长,鬃毛和尾毛则介于马和驴之间,俗称“马骡”。蹄小,四肢筋腱强韧。不仅耐粗饲料、耐劳,抗病力及适应性强,而且挽力大并能持久。故适于拉车和驮物,骡极少有能繁殖后代的;如是公马和母驴杂交后所生的种间杂种,体形似驴,故俗称“驴骡”。骡长得比驴大,又比马强壮,它的力量表现在腰部。而它后面盆骨不能开合,所以不能产子。
  驴骡多用小型母驴,因而体格较小。但以关中驴或德州驴等大型母驴繁殖驴骡,则可产生大型驴骡。繁殖马骡的受胎率为70~80%,而繁殖驴骡只有30%左右。公骡和公驴骡在外观上虽可见正常的睾丸,但因精细胞不能形成有受精能力的精子,因而无繁殖力;然而性腺较发达,也能表现出旺盛的性欲,为了管理和使役上的方便,一般都行去势。母骡受胎也非常困难。世界上有少数母骡与公马或公驴交配受胎产仔的报道。中国也有少数实例。骡和驴骡的饲养管理大致与驴相同。重役时大型骡每日需精料2.0~2.5千克,饲(干)草6.0千克左右,轻役时可适当减料。骡和驴骡一般从两岁起就可用于轻役。普通骡驮载75~100千克可连续使役5天以上;短时间使役可驮100~125千克,日行35公里左右。在中国西南山区多用于驮运;西北、华北和东北等地区多用于挽曳。使役方法和作业量与马基本相同。
  骡子生驹的国外报道还有不少。例如马勒(Muller)曾报道,1903年非洲的艾斯坦茨发生一例骡子生驹的报道;Harveu曾报道,1913年在塞蒲鲁斯岛上有一匹母骡同公驴交配生了一匹公驹,遂年又发情配种(仍用公驴),又生了一匹母驹;Montpair曾报道,1923年在摩洛哥有匹母螺用乘用型柏伯尔公马交配所生一驹,外貌相似其父亲——柏伯尔马;劳伦斯(Laurence)曾报道,1927年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有一匹母骡由公驴交配生下一驹;史密斯(H.Smith)曾报道,1939年在美国亚利桑纳州有一匹母骡由公驴交配生下一驹,完全是其母亲——骡子的模样。从上述骡子生驹的事例中,似乎可以给人以下几个印象:(1)作为种间杂种的骡子少数个体是具有生育能力的;(2)极少数可育的成年母骡子与公马或公驴交配均可生下后代(B1);(3)当用公驴回交时所生B1不仅仍具有骡子典型外貌特征,而且是不育的;(4)母骡用公马回交时所生B1,不仅在体形外貌上都与马完全相同,而且不论雌雄都是可育的,可以生下B2,B2则完全是马的外貌和体格特征;根据上述几点,似乎证明安德森的回归理论。但要确证回归论,还有待于进行染色体组型分析。
  驴骡多用小型母驴,因而体格较小。但以关中驴或德州驴等大型母驴繁殖驴骡,则可产生大型驴骡。繁殖马骡的受胎率为70~80%,而繁殖驴骡只有30%左右。公骡和公驴骡在外观上虽可见正常的睾丸,但因精细胞不能形成有受精能力的精子,因而无繁殖力;然而性腺较发达,也能表现出旺盛的性欲,为了管理和使役上的方便,一般都行去势。母骡受胎也非常困难。世界上有少数母骡与公马或公驴交配受胎产仔的报道。中国也有少数实例。骡和驴骡的饲养管理大致与驴相同。重役时大型骡每日需精料2.0~2.5千克,饲(干)草6.0千克左右,轻役时可适当减料。骡和驴骡一般从两岁起就可用于轻役。普通骡驮载75~100千克可连续使役5天以上;短时间使役可驮100~125千克,日行35公里左右。在中国西南山区多用于驮运;西北、华北和东北等地区多用于挽曳。使役方法和作业量与马基本相同。
热销骡子推荐
养殖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