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养殖信息网 - 首页 - 养殖资讯 - 养殖新闻 - 肉犊牛的生理特点 提高哺乳犊牛的成活率的方法

肉犊牛的生理特点 提高哺乳犊牛的成活率的方法

编辑:养殖网 浏览: 330次

中国肉牛养殖业历史悠久,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其饲养水平不断提高。过去,我国肉牛养殖水平低,导致养殖效率低,无法获得最佳的肉牛养殖经济效益。但是,通过育种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新科技理念的应用,我国的育种技术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在一些生产环境中仍然存在问题,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犊牛的成活率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犊牛的生理特性

)犊牛成为一个独立的ind出生后,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营养物质的吸收方式发生了变化,消化和呼吸器官取代了脐带的作用,开始利用自身的呼吸能力,吸收营养物质并适应各种外部环境条件。但新生犊牛各项生理功能发育不全,消化功能差。皱胃是新生犊牛唯一发育并具有一定功能的胃。瘤胃发育不完善,体积小。随着犊牛的生长发育,瘤胃逐渐成熟。因此,小牛出生后,它们只能通过吮吸牛奶来吸收营养K随着犊牛的生长,犊牛瘤胃在3周龄开始发育。另外,此时已诱导饲养,可促进瘤胃发育。此外,新生犊牛的胃肠排空尚未建立正常的分泌反射,各种消化酶的分泌不足。随着瘤胃发育的逐渐改善,消化功能也逐渐改善(

犊牛免疫系统发育不全,抵抗力差。尤其是在出生后的头几周,母体抗体逐渐消失,其免疫功能尚未完全发育。在这个时候,他们很容易受到感染。小牛有poor的体温调节功能,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性较弱,容易受到不利环境影响。此外,犊牛生长发育迅速,对营养的需求也很高。如果营养供应不足,生长发育就会受阻,甚至会形成僵硬的牛(

2.提高犊牛成活率的措施

加强怀孕牛的饲养和管理。新生犊牛的健康状况对后期犊牛的成活率有重要影响。因此,应从胚胎期开始加强管理,做好妊娠后期奶牛的饲养管理工作。怀孕1个月的母牛产前月是奶牛生产和泌乳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饲养管理质量将直接影响犊牛胚胎期的生长发育、出生体重、断奶体重以及后期的生长发育。因此,应加强孕牛的围产期喂养和管理。首先要给他们提供适当的营养,保持饲料中各种营养素的充足合理比例,特别注意饮食中蛋白质、维生素、钙、磷的供应。在这一阶段,应向奶牛提供优质粗饲料,以便奶牛获得足够的营养,以确保正常胎儿的正常生长和为泌乳储备能量。但是,要注意避免喂养过胖的奶牛,否则容易造成难产,增加死产的概率(

做好犊牛的喂养工作。犊牛出生后应加强护理。分娩后应及时清除鼻孔和口腔粘液,避免窒息。如果发现小牛暂停死亡,应及时营救,使小牛恢复正常呼吸。做好犊牛肚脐的破环和消毒工作,防止感染。迅速擦拭小牛体表的粘液以避免感冒。新生牛犊的适应性和抵抗力较差外面的世界。在这个时候,他们很容易被各种病原体感染而死亡。然而,牛的初乳含有多种免疫球蛋白。因此,为了保证犊牛的健康,应尽快食用初乳,使犊牛获得被动免疫,增强抵抗力(

加强犊牛的饲养和管理。犊牛的营养需求更为复杂。由于犊牛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很大,营养物质种类繁多。因此,在犊牛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应提供足够的营养,否则犊牛将无法改善其器官和功能发展不平衡,导致一系列问题,严重者死亡。小牛在生长期间需要用母乳喂养。可进行人工补饲。哺乳期间应注意避免过于仓促和过度,否则会导致犊牛食管沟不完全闭合,牛奶溢出瘤胃,引起异常发酵或消化不良,影响犊牛的正常生长发育。牛奶虽然营养丰富,但有些营养成分却比较少。随着犊牛的生长发育,单纯依靠母乳已不能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在这个时候,有必要进行日常工作缓期喂养时,犊牛开始食用植物饲料(

改善适宜的环境。小牛对不利的外部环境极为敏感。不适当的饲养环境会增加犊牛患病的概率,降低成活率。因此,为犊牛提供适宜、舒适的生活环境是十分必要的。牛棚应保持清洁、干燥,阳光充足,温度和相对湿度适宜。每天对牛棚进行清洁,定期对牛棚环境和器具进行清洁消毒(

做好防病工作。小牛的抗病能力差,容易患各种疾病。当小牛在喂食时,许多亲戚寄生虫病会影响犊牛的生长发育,导致犊牛体内营养物质的丧失。因此,有必要定期驱除小牛身上的昆虫。此外,犊牛出生后抵抗力最弱,不能很好地抵抗各种外来病毒,一旦生病,将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应在小牛出生后进行疫苗接种,以防止小牛感染传染病,避免大规模死亡。此外,我们还应该预防一些犊牛常见疾病的发生,如脐带炎、痢疾、支气管肺炎等(

如何改善泌乳犊牛的存活率(

我们知道犊牛出生后7天内的前三个胃(净胃、瓣膜和皱胃)没有消化功能,瘤胃中没有纤毛菌群,只能被动吸收营养。同时,人体没有免疫球蛋白和抗体,必须在一天之后补充,而这两种生物蛋白是抵抗细菌入侵和改善自身免疫功能的主要因素。因此,出生后7天是发病和死亡的高峰期。重视犊牛在此期间及整个哺乳期的饲养管理是提高犊牛(

I)成活率的关键。犊牛饲养

根据犊牛的生理特点,将泌乳犊牛分为四个饲养阶段。首次喂食(1~5kg/天);第二阶段(8~20日龄)饲喂正常乳2.0kg/次,每日2次,少量可消化浓缩物;在第三阶段(21~60日龄),常规乳的投喂量从每次1.5kg逐渐减少到1.0kg,精料量逐渐增加到1.0kg,粗料量适当;IV期(61~180日龄)断奶全价配方饲料,每日3次,每次1.0kg,加适量粗饲料(

II)。犊牛管理

1.提前补充初乳

col犊牛初乳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异基因蛋白质和抗体,是迅速增强犊牛体质的关键。当初乳超过3~12小时时,犊牛的肠道开始收缩,不再吸收γ-球蛋白和抗体的能力,因此应尽早喂养初乳(

2.产后脐带治疗

犊牛脐带是一条直接连接其主要消化器官的管状通道。胎儿与母亲分离后,脐带断裂,暴露的部分是细菌进入肠道的最快、最容易的方式,很容易感染使用小牛细菌性痢疾、肠道感染和脐炎,因此脐带消毒非常重要。具体方法是用手挤压脐带内容物,用针头注射器向脐带内注入5毫升5%碘溶液,用手捏断端,轻轻摇动使药液完全粘附于其内壁,然后挤压药液,然后将脐带的外侧完全结扎(

3.熟的普通牛奶

为防止犊牛的食物污染,在给泌乳犊牛喂奶时,应过滤掉掉入新鲜牛奶中的毛皮、灰尘、土壤、残草和粪便等异物,加热至60℃,并在喂奶前冷却,以便得出犊牛对生牛奶的敏感性和肠道感染的可能性

4.的发病率在1991年底的犊牛笼试验后在1991年

奶牛场显著降低。出生后30天,一头小牛和一个笼子被用来减少由于互相舔和吮吸而造成的毛发和尾巴粪便污染。特别是,它可以减少一些患病个体引起的交叉感染。它还可以人为地创造一个小气候。夏季笼内温度比笼外温度低4℃,冬季笼外温度高1.5~3.0℃,精神状态、食欲、睡眠、粪便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现场消毒

初生犊牛抵抗力差,防疫机制不完善,易受不同程度的细菌入侵。因此,应经常清洁犊牛的饲养槽、床和体表,定期对笼进行消毒。主要主要药物为3%新洁尔灭、0.2%高锰酸钾和0.1%福尔马林(

6。饲喂微生物饲料添加剂

的幼犊瘤胃和网极不发达,微生物数量很少。如果早期喂食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可以保证添加剂中的微生物首先占据消化道,从而减少或防止病原菌的沉降。饲喂乳酸菌可使犊牛腹泻发病率降低32%,平均日增重提高11%。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和抗生素饲料添加剂对犊牛的有益作用相似,无毒、无副作用、无残留和耐药性

如何提高泌乳犊牛的成活率,以及在此期间和整个泌乳期犊牛的饲养管理是提高犊牛成活率的关键。小牛和奶牛健康激素(生物牛专用浓缩液)是北京农化集团产品研发部根据反刍动物规模化养殖和生长发育的关键技术点开发的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结合反刍动物瘤胃生物细菌和酶的活性规律,对黄牛的特性进行了研究。该产品富含多种有益细菌和活性酶,能促进牛羊对营养的消化吸收,提高肉质和饲料利用率。具有绿色环保的特点(

本文由(养殖信息网)栏目整理发布:http://www.yangzhixinxi.com     养殖网     养殖项目

养殖新闻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养殖交易信息
养殖百科 查看更多
养殖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