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亚热带地区有10亿亩草丘、草坡,可利用面积约7亿亩。这部分草地资源水热条件优越,生产潜力大。但天然植被生长季节短,产草量低,饲用质量差。要实现草地的高效利用,首先要改良草地,建设高产优质的人工草地;其次,必须采取适当的管理技术,保持人工草地的持续高产优质;最后,必须采用适当的利用技术,使之得到最有效的利用牧草的营养化与转化。应用草地坡度改良和高效利用技术,可使单位面积产草量达到天然草地的5-10倍,大大提高饲用质量,保持草地持续高产优质,并显著提高牲畜的生产性能(
这项技术有三个核心内容:第一是草地改良技术;二是人工草地持续高产优质的管理技术;三是放牧系统优化技术。结果表明,这三种技术的综合利用,可使牧草干物质产量提高在我国南方中高海拔地区(1000-2500米),每公顷ACH8000-10000公斤,牧草承载量达到8-10羊单位,干物质粗蛋白含量达到12%-15%,消化率达到65%以上,保持草地持续高产优质(
操作规程:整地、整地:测土、诊断、基肥(有机肥或复合肥)施用、适宜饲用品种(黑麦草、鸭茅、白三叶、红三叶、高羊茅、,使用优质认证种子,接种豆科牧草种子与根瘤菌、禾本科、豆科等豆科牧草混播,确定适宜的播量和播期(春播或秋播)、防除杂草、苗期适当保护等(
人工草地持续高产管理技术:操作的关键是调节放牧压力和土壤肥力。主要包括每年施用足够的维持肥(每年每公顷磷肥225公斤-300公斤,早春每公顷钾肥75公斤-150公斤),保持草地的适度利用(牧草现存量在每公顷干物质1000公斤-3000公斤之间);避免在温暖季节抽穗、老化、枯萎和过度生长的草场,应在我喜欢做干草或青贮饲料;通过合理利用和施肥,草地能保持叶茂盛的营养生长状态,豆草比在1左右∶ 3(
放牧系统优化技术运行规律的关键是以草定畜,根据草产量确定适宜的载畜量;建设分区围栏、轮牧系统(含幼畜钻围栏放牧);监测饲草生长速度,确定每月或10天的饲草供应(生长),根据牲畜种类、数量和生产指标确定饲草需求,建立饲草动态平衡预算畜牧业供求;产羔期或产犊期安排在春季草开始迅速生长的时候(一般在3月中旬左右)。在7月和8月,饲草被切割并以每公顷约1500公斤的干物质储存。1月、2月、3月饲喂饲草,每公顷干物质分别为210公斤、310公斤、410公斤,以保证妊娠晚期和泌乳早期的营养需要,秋季为母畜提供充足的优质饲草,保证高繁殖力;冬季前,我们将出售牲畜和肥育商品肉用牲畜(
新的人工草地应适当保护和放牧是必要的阿比登。一旦草开始分蘖或分支,放牧可以轻。对已成功种植的草场,不应过度保护,以免杂草过多,牧草过熟、老化,营养价值下降;陡坡种草应注意水土流失,秋季备草、种草效果最好;春季或夏季降雨强度大,易造成表土侵蚀。注意饲草可能发生的病虫害的防治;可采用水泥柱、木桩、铁丝等“工程围栏”作为隔墙,也可采用灌木、树木等组成的“生物围栏”用当地材料形成森林网轮牧群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