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养殖信息网 - 首页 - 养殖技术 - 种猪 - 合理利用种猪方案
种猪养殖

合理利用种猪方案

编辑:养殖网 浏览: 370次
  在生猪生产中,繁殖期的长短和繁殖性能的好坏与品种类型、饲料类型和营养水平、管理措施和利用强度有关。
 
  母猪繁殖后繁殖性能提高,2~3岁为育成期。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性功能逐渐下降,直至性功能衰竭。
 
  现代生猪生产实行生猪全年均衡养殖,商品猪分批上市。它是关于成本核算的。这是一个向猪要钱要肉的时代。在繁殖方面,要掌握**的繁殖阶段,利用强度。当繁殖性能下降时,应及时消除。
 
  使用中青年猪的优点是:青年(1~3岁)种公猪性欲强,性反射快,精液质量好,繁殖率高,身体灵活,四肢强壮,足、肢疾病少;幼壮母猪(1~6胎)发情迹象明显,妊娠率高,产仔数越来越健壮,仔猪生活力强,生长发育快,母猪连续生产能力高,饲养能力强。


 
  旧狩猎的缺点是生育率在下降。老公猪性欲差,性反射慢,体重大,体重重(大品种可达350-400公斤),四肢常伴有肢蹄缺损,交配能力差。老母猪虽多,但饲养能力较差。通常有少量的乳汁和没有乳汁的个体,而且身体很重,容易压在仔猪身上。腹部肌肉放松时,侧卧时,后排2-3个乳头很难露出。没有人的帮助,新生的小猪很难吃牛奶。老母猪后代生活贫乏,生长发育缓慢,常因基因突变而出现不良后代。
 
  综上所述,现代生猪生产主要以幼猪和幼猪为主,一般母猪用2-3年,母猪用5-6胎,繁殖性能好的个体可以用7-8胎,这样母猪淘汰更新的比例比较大,保持在25%-35%之间。由于淘汰更新比例的提高,首先要提高后备母猪的养殖成本。二是1-2头母猪占母猪群体比例增加,将影响生猪群体的生产性能。
 
  解决的办法是从提高整体经济效益中获取后备母猪的养殖成本;二是加强后备母猪的繁育,提高1-2胎母猪的繁殖能力;三是采取综合技术措施,提高生猪养殖生产水平,实现母猪的合理利用。  
 
  本文由(养殖信息网)整理发布:http://www.yangzhixinxi.com/
种猪养殖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养殖交易信息
养殖百科 查看更多
养殖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