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养殖信息网 - 首页 - 养殖技术 - 苗猪 - 春季苗猪断奶后易瘦的原因
苗猪养殖

春季苗猪断奶后易瘦的原因

编辑:养殖网 浏览: 291次

苗猪在断奶时,常常会出现日增重下降,消瘦甚至成为僵猪的现象,这种现象春季发生较为普遍,猪场管理人员要重视起来。根据临床观察和实验室诊断初步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种方面,即环境因素、饲料营养因素和疾病因素。

一、环境因素

首先,断乳后苗猪的生活环境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苗猪断乳后,常由产房转移至苗猪保育舍,由依附于母猪的生活改变为独立生活,这些环境的改变往往会引起一系列的应激反应,俗称“断奶应激”,如:烦躁不安、食欲不振,进而导致了生长发育迟缓。

所以,做好环境过渡是养好断奶苗猪的重要措施之一,为防止苗猪断奶后所产生的不安,应采取将母猪移开,让苗猪原圈饲养的办法。

其次,除按窝分群外,另外体质较弱苗猪隔离组成新群,否则会出现大欺负小,体重越大的苗猪会越来会大,体重弱小的吃不饱、个体之间差距越来越悬殊的现象。当舍内昼夜温差超过10摄氏度时,腹泻率就会随之升高25~30%,而舍内过高的湿度环境也会使腹泻数明显增加,导致苗猪生长发育缓慢。

二、饲料营养因素

在自然条件下,从液态乳汁到固态饲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一时间内,苗猪有足够的时间来完善自身的胃肠道系统,从而适应其所摄入食物由液体到固体的改变。

但由于在饲养过程中精细化操作不够和饲料消化率不足,常常会造成断奶后食物中干物质的比重骤增,严重破坏了苗猪的生活规律,造成饮食上的减少。此外,断奶后苗猪不能区分饲料和饮水,常会通过大量的饮水来充饥,这又进一步的影响了苗猪的生产性能。

因此,在断奶后可采取为苗猪提供液态饲料的办法,液态流食既可以提供乳汁样的干物质浓度,又可克服断乳苗猪暂时无法区分饮水和采食所引发的问题,进而提高苗猪的采食量。断奶后除应逐渐喂料、保持饲喂量得当、饲料营养均衡和消化率高以减少断乳过渡期给肠道带来功能上的不利影响之外,也应加强管理,保持猪舍干燥清洁,减少腹泻的发生。

**后,过度的限饲和过度的饲喂,都会引起饥饿性和过食性腹泻,进而苗猪消瘦甚至成为僵猪。

三、疾病因素

断乳苗猪的腹泻一般在断奶后的3~10天发生,呈现粥样或水样腹泻。在个别猪场断奶后苗猪的腹泻率可达80%,死亡率达到20%,而腹泻往往致使苗猪的生长发育受影响甚至成为僵猪。

究其原因主要是:

1、断奶后由于母源的IgG和IgA抗体逐渐消退,苗猪自身可产生IgA抗体的T细胞群仍未发育完善,致使苗猪的抵抗力下降,易引起病毒性和细菌性腹泻如流行性腹泻病毒、轮状病毒等病毒感染发病;

2、断奶后苗猪的小肠绒毛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萎缩,萎缩的程度与断乳过渡期饲料的摄入有很大关系,这种应激往往会造成断奶苗猪的消化不良、肠道屏障受损致使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等细菌感染;

3、断奶苗猪因母源抗体下降,机体免疫系统如淋巴结,脾脏等免疫器官感染PCV2,PRRSV等病毒,机体免疫调节能力下降,免疫系统紊乱,免疫抑制等造成细菌如副猪嗜血杆菌,鼻支原体,肺炎支原体,波氏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疥螨等细菌和寄生虫感染肺脏及全身脏器,苗猪会出现浆膜炎,呼吸系统疾病等症状致使僵猪现象增加,俗称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

本文由(养殖信息网)栏目整理发布:http://www.yangzhixinxi.com     养殖网     养殖项目

苗猪养殖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养殖交易信息
养殖百科 查看更多
养殖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