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季苗猪腹泻率高的原因
1、气温变化飘忽不定,再加上春季风多等季节性特点,对于刚刚出生的苗猪来说无疑是加大了发病概率,如果缺乏饲养管理经验或者没有保温设备,苗猪发生腹泻的几率高达70-80%,尤其是在夜间出生的苗猪,夜间气温低,苗猪体温调节能力差,怕冷,反应迟钝,行动不灵活,没有先天免疫力,**易患下痢、肺炎等疾病。
2、母猪乳汁乳脂含量过高、过酸或缺乏钙质,都可导致苗猪下痢;春季,苗猪吸吮母乳时,受到外界气候变化的影响,胃肠道生理功能紊乱,使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从而发生下痢。另外苗猪的胃肠道对含脂过高的母乳消化率较差,打乱肠道内的消化吸收平衡,导到苗猪下痢。
3、苗猪的胃酸分泌能力不足,胃蛋白酶不能被激活,蛋白质消化率相应降低,在补料时,饲料蛋白质无法吸收,导致消化系统紊乱,苗猪发生下痢。
4、应激:春季,天气多变、昼夜温差变化大,突然降温、下雨等,环境温度的变化很容易造成消化系统的应激性下痢;另外断奶、饲料转换、添加药物等都会使苗猪产生应激,苗猪免疫反应受阻,使肠道PH值改变,对乳汁、饲料消化率降低,不能消化的饲料,在肠道内腐败变质产生有害物质,使小肠吸收障碍,导致下痢;还会引起肠道微生物群的快速生长,并产生毒素,进一步加重下痢。
5、管理不当:养殖人员思想意识薄弱,没有安排专职人员对苗猪进行饲养,没有加强日常管理学习;产房保温不够,潮湿,冲洗产房后没有保持干燥而急于让母猪进舍,潮湿的地面会造成苗猪下痢;产房清洁消毒不彻底,在转入下一批母猪前,产房必须彻底清洗、消毒,保持干燥和温暖后才让产仔母猪转入。
6、其它。苗猪腹泻的原因还有很多,比如病毒、细菌、毒素、寄生虫、环境污染、冷热暴露等等,有的苗猪虽然治愈或未及时治疗而错过时机,便可影响以后的生长发育,甚至会形成僵猪,造成很大的损失,所以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对苗猪的增重率、生长率都会有很好的效果。
二、春季预防苗猪腹泻的措施
1、加强苗猪的饲养管理,出生后马上吃初乳,初乳富含抗体、蛋白质、维生素等,还有镁、盐等,能促进苗猪胎粪的排出;还能利于苗猪消化道的激活,可以增长苗猪体力和体温保持;在出生三天后开始给苗猪补水,因保温箱内温度高,苗猪需要用喝水来维持体内水份平衡;7天后开始补料,提前补料可以锻炼苗猪的胃肠道消化能力,不过要选择合适的乳猪饲料。
2、合理应对苗猪断奶应激,当猪到断奶时,要提前对苗猪舍严格消毒,保持舍内的干燥清洁保暖,当环境气温低于20℃时,要保证刚苗猪舍的温度比产房高2℃左右,把温度保持在18℃以上,在冬季保暖可在地面垫干净的垫料,要时时更换,保持垫料的干燥。提前补料,在断奶前3-5天,给苗猪选择优质的乳猪饲料,并在饲料中添加10%氟笨尼考0.05g,饮水中添加黄芪多糖、维生素等,可降低苗猪应激腹泻。
3、加强母猪产前、产后的饲养管理,为母猪选择优质的母猪饲料,产前20天由怀孕母猪料换为哺乳母猪料,分娩前5天开始减料,同时多喝水,少喂料,分娩后逐渐增加喂料量,在饲料中添加微量元素,另外根据母猪不同生理阶段,对母猪进行能量、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的需求来进行补充;要有专人护理,注意母猪的便秘问题和体质的改善;在哺乳期逐日增加采食量,可以采用自由采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