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山西细毛羊的起源和分布
山西细毛羊原产于晋中介休羊场和寿阳县以及山西东南部的襄源县。整个生产区山川纵横,海拔750~2000m,年降水量500~700mm,无霜期140~180天。夏秋(5~10月)、冬春(1L~4月)干草期大部分羊上山放牧,平川补饲越冬。山西细毛羊分布在山西的中部、北境和东南部县(根据山西养羊的自然和经济特点),山西细毛羊是一种新的鱼翅。e经过30年育种工作培育的毛羊品种,从1952年开始,以一个农场和两个县为重点,实施田间社区合作。一个是介休绵羊育种场,山西细毛羊育种工作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杂交阶段(1952-1963):1952年引进高加索细毛公羊,并在寿阳县和襄源县对当地蒙古绵羊进行了杂交改良试验。1958年,杂交改良绵羊数量达到30000只(
杂交阶段(1964-1963年):自1964年以来,从三个基因中选出了理想的公绵羊和母绵羊逐步开展大规模的口粮杂交。对不太理想的母羊,采用玻尔瓦斯羊和德国美利奴羊进行引导杂交,以提高其产毛和产肉性能
自育阶段(1976-1983):1976年以来,严格选择杂交后代,开展自育,并积极开发数量,提高质量。1982年,重点养殖区山西细毛羊11.1万只,1983年育成(山西细毛羊体格健壮,结构匀称,骨骼结实有力,头长而宽,母羊鼻子直,公羊微弓)。大多数公羊有角和1~2个完整的或不完整的颈部完整的横向褶皱;母羊没有角,脖子上有明显的纵向褶皱。胸部宽而深,背部直而宽,腹线直,身体长而深,四肢强壮,四肢直立。毛发闭合良好,头部的细毛附着在两眼之间,从前肢到腕关节,山西细毛羊从后肢到飞节(图416)(
(IV)生产性能
山西细毛羊的主要生产性能为:介休羊场1年生公羊和1年生母羊剪后体重分别为80.25±5.30kg和50.73±5.12kg;成年公羊94.7±10.36kg,成年母羊54.37±7.43千克。成年公羊剪毛量为10.23kg,成年母羊剪毛量为6.64kg;一岁公羊9.85公斤,一岁母羊7.15公斤。成年公羊的净毛率为40.5%,成年母羊为39.2%,一岁公羊为36.0%(www.nczfj)。COM/),一岁母羊为47.2%。成年公羊的羊毛长度为8.97厘米,成年母羊的羊毛长度为8.68厘米。羊毛细度为60~64,主要为64。产羔率为102%~103%,1.5岁摩羯的屠宰率为44.6%(
。但繁殖区山西细毛羊的生产性能仍不平衡:与介休羊养殖场相比,在生长发育、剪羊毛量、羊毛长度等方面仍存在明显差距。T全品种净毛率低,冬春补饲问题有待彻底解决(五)利用
山西细毛羊对当地生态环境适应性强,因此,应将其作为宝贵的地方品种资源进行纯育种或引进国外品种进行杂交,以提高品种质量。也可用作商业生产的杂交亲本,如羊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