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痢疾症状
平均潜伏期为10-14天。猪发病时,前1~2个月以急性为主,后以亚急性和慢性为主。该病主要表现为粘液排泄和便血。少数急性感染猪数小时后死亡。大多数感染猪开始出现黄色到灰色的粪便,体温上升到40.5℃℃.几天后,粪便和未消化的饲料中有大量粘液。随着腹泻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可以看到混血、粘液和白色粘液纤维渗出物的碎片和粪便,后肢经常被污染、发臭、拱背,长期腹泻导致脱水、口渴加重,病猪逐渐衰弱,运动障碍和极度疲惫而死亡。有的病程较长,粪便中含有黑血丝,俗称“黑粪”。慢性病例病情较轻,不规则排出灰色黏液稀粪,生长迟缓,成僵硬猪。
野猪痢疾的西医治疗
丽晶,每吨饲料加50g,连续7天;泰乐菌素每天注射200mg,连续3天。
野猪痢疾的中医治疗
①金银花藤250克,翻白草120克,芦根120克,夏枯草80克,羊奶参30克。将药材切块,加水煎煮提取汁液,待温度升高后饲喂3-5天。
②黄柏15g,黄连10g,黄芩10g,白头翁20g,大枣30g,水煎,温灌。
③白头翁60克,十大功劳40克,龙胆科30克,大蒜100克(50公斤剂量),上述药物水煎后,大蒜(捣碎)灌胃1次。
④明矾40克,山楂炭250克,白糖100克,药研细粉,水煎渣,温热1次,每日服用。
⑤厚朴20克,枳实20克,山楂30克,地榆20克,陈皮20克,大黄15克,黄芩15克,黄柏15克。用水煎煮、喂食或与米饭拌食。
野猪痢疾的预防
1.建立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对感染猪进行隔离、消毒和处理。新引进的野猪应单独饲养一个月观察,确认无病后方可分批饲养。
2.改善饲养环境,加强饲养管理,经常观察,定期疾病监测,发现疾病,及时治疗。
野猪肠道相关疾病的防治
1)野猪肠胃炎
野猪常见的传染病是消化不良引起的胃肠炎。如果食物过饱,会引起消化性腹泻,影响野猪的生长发育。
1.避免进食过多,防止因过量进食造成消化不良。根据本资料提供的数据,不同年龄野猪的饲养量不能随意改变。
2.有足够的饮用水供应自动饮水机。
3.相对湿度应在60%-65%之间,特别是野猪睡觉的地方要垫草,防止在湿地睡觉。
4.对于消化不良的病猪,首先要限制采食量。每天只需摄入全天饲料的三分之一,并补充足够的水分。3-4天后,待病猪粪便正常后恢复采食量;一些胃肠收敛剂和消炎药可用于限制喂养后不能恢复正常的猪。比如,可以肌肉注射(按说明书),口服链霉素0.5-2.0g,一天两次,也可以使用其他胃肠道消炎药。
2)野猪大肠杆菌病
野猪大肠杆菌病主要是由潮湿或不卫生的围栏和母乳中的高蛋白引起的。野猪大肠杆菌病的主要症状是:发病初期,野猪粪便呈饲料或乳白色散便,后期粪便呈灰色或灰白色,部分粪便呈黑褐色,有腥味。有的猪发烧40-41度,有的还并发上呼吸道感染或肺炎
1.保持外壳干燥,以防受潮。
2.哺乳前,哺乳仔猪前应先用消毒剂清洗母猪乳房。
3.母猪在分娩前20-30天注射k88-sti-lt8三价灭活疫苗,产后仔猪注射k88-sti-l
本文由(养殖信息网)整理发布:http://www.yangzhixinx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