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养殖信息网 - 首页 - 养殖技术 - 苗猪 - 提高苗猪成活率的五个措施
苗猪养殖

提高苗猪成活率的五个措施

编辑:养殖网 浏览: 303次

一、加强饲养管理,提高苗猪的抵抗力

1、分娩舍要搞好环境卫生,注意消毒。母猪进入产房前,需打扫冲洗、消毒,分娩舍定期使用刺激性较小的消毒剂消毒,特别是母猪下腹部、会阴部等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

2、母猪产前产后一个月,推荐使用复方阿莫西林,可净化奶水,有效预防苗猪黄、白痢病及咳喘。

3、苗猪饮水要充足,出生后3天的苗猪因母猪的奶较稠,很难满足水的需要,所以必须供给苗猪足够的清洁饮水,以免苗猪找不到水,去喝污水或尿液引起下痢。

4、加强接产工作,苗猪出生后就要及时保温、断脐带、剪牙、断尾、吃初乳、固定乳头。在新生苗猪开奶前,需用0.1%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或世泰加必妥兑水将母猪乳头洗净,并挤通乳汁后让苗猪吸吮,使苗猪很快获得母源抗体。

5、苗猪补铁、补硒。苗猪生后3天肌注牲血素1毫升;3天~5天补硒,肌注0.1%的亚硒酸钠维生素E0.5毫升,断奶前再补1次。

二、加强保温冬季天气寒冷

冷应激是苗猪的大敌,特别是第1天**重要,苗猪的适宜温度:初生1日龄~3日龄为30℃~35℃,4日龄~7日龄28℃~30℃,相对湿度50%~70%。为避免冻死,应设有保温设备,如苗猪保温箱、保温间、红外线灯泡或电热恒温保温板等,这样才能保证环境有适宜的温度,确保苗猪健康生长。同时,注意防止贼风侵袭,保持猪舍干燥。

三、让苗猪尽早吃上初乳苗猪生后1小时内,由人工辅助吃上初乳

出生后2天~3天内要固定好乳头,把初生弱小的苗猪固定在前排乳头,初生强壮的苗猪固定在后排乳头。如果母猪的产仔数超过母猪乳头的数量或者乳量不足,要及时做好寄养或人工喂给牛奶等代乳品。

四、加强护理

防止母猪压死苗猪一般在产后1周内要有专人看护,并对母猪进行护仔训练,对初产母猪特别重要。在圈内设置护仔间,母仔分开饲养,定时喂奶,这种方法既防压防冻又卫生;采用护仔栏,在母猪靠墙的地方,用圆木或铁管在离墙和地面各25厘米处设护仔栏,以防母猪沿墙躺卧时将苗猪压死。

五、增加母猪营养除了正常的饲养外,对怀孕母猪添加脂肪

在母猪分娩前10天~15天,补给脂肪可以增加苗猪体内能量贮存,提高苗猪的出生重,降低死亡率。补充脂肪还有利于提高初乳和常乳的含脂率。在母猪产前1周的日粮中添加维生素C,可大大减少苗猪脐带出血及苗猪产中的死亡率。

本文由(养殖信息网)栏目整理发布:http://www.yangzhixinxi.com     养殖网     养殖项目

苗猪养殖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养殖交易信息
养殖百科 查看更多
养殖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