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猪黄白红痢是养猪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一种猪病,在苗猪的常见病中,苗猪黄白红痢病基本占三分之一。很多苗猪发生痢疾病,多与饲养管理不当、疫苗免疫不合理、滥用药物等因素有关。不同阶段的苗猪都会发生痢疾病,但常发生于1-4日龄、7-14日龄及刚断奶的苗猪。目前正值苗猪痢疾病的高发期,建议广大猪场相关人员一定要做好防治工作,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一、苗猪黄痢
苗猪黄痢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5日龄之内苗猪**容易发病。其病发症状主要表现为突然腹泻,较少呕吐,黄色水样稀便,常混有气泡并腥臭,胃内常有凝乳块。时间长不及时治疗会出现逐渐精神萎靡,食欲减退,体质严重销售、衰竭而发生死亡。
防治:此病病程短,一旦发生,需要及时使用抗生素治疗,建议交叉用药,平时主要靠疫苗预防,母猪产前38天和14天左右各注射一次大肠杆菌多价苗,定期消毒,母猪产后将乳头擦拭干净。
二、苗猪白痢
苗猪白痢也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7-30日龄内苗猪**容易发病。发病症状主要表现为突然腹泻,较少呕吐,白色、灰色或者黄白色浆糊样稀便,腥臭。患病苗猪非常怕冷,病程一般持续2~3天,长时能够持续大约1星期。病猪基本能够白行康复,较少发生死亡。
防治:采取抗菌、止泻,除湿热、提高免疫力等综合措施。
1.清热燥湿止痢:四黄止痢颗粒,用5-7天;
2.抗菌:痢菌净、庆大霉素、土霉素、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等;
3.止泻助消化:鞣酸蛋白,食母生、小苏打、胃蛋白酶等;
4.补液:口服葡萄糖生理盐水及多维。
5.预防:菌苗预防效差,其实保温**重要。较为有效的方法为—苗猪出生后**天口服恩诺沙星/土霉素0.5ml,前三天都要在苗猪吃完奶后将其赶入保温箱(箱内温度35℃左右),7日龄再口服恩诺沙星1ml或肌注土霉素1-2ml。
三、苗猪红痢
苗猪红痢是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为主要产生病原,1-3日龄多发,偶有呕吐,红色或者红褐色稀便,其空肠呈暗红色,肠腔内为红色内容物,为出血性坏死。
防治:预防是减少本病的主要措施,平时搞好猪舍及周围卫生,加强饲养管理,若发病,可以选择对厌氧菌敏感的抗生素来治疗,如红霉素、青霉素等。
【注意事项】
苗猪腹泻和黄白红痢问题随时都会有发生,大多数人误以为小猪拉肚子就是黄白痢,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也很有可能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造成的腹泻。
苗猪腹泻
普通苗猪腹泻病,多是因天气气温变化苗猪保温不当、营养失衡、母源性因素、疾病等因素导致的。常见的有营养性腹泻、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轮状病毒并苗猪黄白立寄生虫性腹泻等。
预防方法:从母猪抓起,使用传染性胃肠炎苗或二连苗。产前7天控料,生产前停喂一顿。产后喂料从日2.5公斤逐步增加至自由采食。哺乳前母猪乳房用高猛酸钾溶液擦洗消毒(浓度0.1%)。非常重要的产房,保温。做好饲养管理工作。
当然,苗猪红痢症状比较明显,由苗猪腹泻症状就可以诊断。而苗猪黄白痢**易与普通腹泻病产生混淆,故此,当苗猪发生痢疾病时,一定要注意辨别,以免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