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养殖信息网 - 首页 - 养殖技术 - 苗猪 - 预防苗猪腹泻的若干方法
苗猪养殖

预防苗猪腹泻的若干方法

编辑:养殖网 浏览: 216次

核心提示:夏季断奶的苗猪,常在断奶后发生腹泻,严重影响生长发育,甚至导致死亡。

防治苗猪断奶腹泻,可牢记以下秘诀。

1.“三不变三渐变”两个原则把握牢

为减少断奶应激,要牢牢把握“三不变、三渐变”原则。“三不变”指断奶初期,原圈管理不变,原料喂养不变,原定制度不变;“三渐变”指断奶以后,饲料配比渐变,生活环境渐变,饲养制度渐变。

在具体操作上,一要早期补料,锻炼胃肠。可在生后5-7天开始诱食,让苗猪尽早学会采食。二要逐步断乳,慢慢适应。要做到“两减一增”:逐步减少母子在一起的时间,逐步减少哺乳次数,同时增加补料次数。三要移母留仔,熟悉环境。要移出母猪,让苗猪留在原圈饲养7-10天,然后再转圈饲养。

2.温度高卫生好,两条措施不可少

早期断乳苗猪体温调节机能还很不完善,对环境温度较高要求,3-4周龄时应达到25℃-27℃为宜,温度稍低,就可能受寒引发腹泻。气温低的季节,发生腹泻的机会大增,更需注意保温。早期断乳苗猪适应的相对湿度为60%-70%,过于干燥或过于潮湿,都不利于健康。环境污秽**易引起苗猪腹泻,所以,猪舍地面要定期清扫,舍内要经常进行消毒处理,防止苗猪采食不洁的饲料,防止饮用污水或尿液。及时清理母猪食槽、水槽,不要随便将饲料撒在不洁的地面上让苗猪自由采食。

3.调饲料用疫苗,两条主线都重要

降低饲料蛋白质水平,增加赖氨酸含量,不但提高苗猪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且腹泻患病率明显下降。饲料蛋白质水平可控制在18.5%-.2%,赖氨酸含量达到1.18%。日粮中添加0.5%柠檬酸,或饮水中添加1%乳酸,苗猪腹泻明显减少。使用抗生素或抗菌药物,如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痢菌净、杆菌肽锌、磺胺脒、呋喃唑酮等,预防苗猪断奶腹泻也有良好的效果。

母猪产前15-30天,口服或注射K88基因工程苗、K88和K89双价基因工程苗,也能降低苗猪断奶腹泻的发病率。使用活菌制剂效果更好,可使用乳康生或促菌生,苗猪出生后每天早晚各口服1次,每头苗猪每次1片(0.5克),连服2天,以后每隔1周服用1次,服用6周。也可使用调痢生,每千克体重50毫升,拌成稀糊状,用注射器筒注入苗猪口内,令其自行咽下。

4.早发现早治疗,抗菌补液结合好

治疗苗猪腹泻,5%恩诺沙星、硫酸庆大霉素、氟苯尼考、头孢噻呋钠等药物都有效,但贵在早发现早治疗。

抗菌治疗的同时,要及时补液,以调节体液平衡。可静脉注射或腹腔内注入葡萄糖盐水,大群可口服补液:葡萄糖25克,氯化钠4.5克,碳酸氢纳2克,柠檬酸0.3克,醋酸钾0.2克,氯化钾0.05克,加水1000毫升,自由饮用或灌服。

本文由(养殖信息网)栏目整理发布:http://www.yangzhixinxi.com     养殖网     养殖项目

苗猪养殖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养殖交易信息
养殖百科 查看更多
养殖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