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养殖信息网 - 首页 - 养殖技术 - 苗猪 - 春季饲养苗猪时需要谨防防副伤寒
苗猪养殖

春季饲养苗猪时需要谨防防副伤寒

编辑:养殖网 浏览: 184次

春天苗猪饲养慎防副伤寒。猪副伤寒又称猪沙门氏菌病,主要是由猪霍乱和猪伤寒沙门氏菌引起、2月龄-4月龄苗猪**易感染。初春时节气候多变、温度变化明显,养殖环境稍有不宜、容易引发本病、对此猪病防治一定要加以认真对待。

一、临床特征 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型。

1、急性型:呈败血症症状。突然发病、体温升至41℃以上、食欲不振或废绝、精神萎靡、喜藏于垫草内、寒战。鼻、眼有粘性分泌物、初便秘、后腹泻、排出淡黄色恶臭的稀粪。病后2天-3天在鼻端、耳、颈、腹及四肢内侧皮肤出现紫色斑,病猪迅速消瘦、低头呆立、步态摇晃、体温下降、不久衰竭而亡。

2、慢性型:**常见。一般来说慢性病猪体温稍高或正常、精神不振、常堆卧在一起、有食欲、后期废绝;有的病猪死前喜喝脏水、有的病猪皮肤上出现湿疹样变化;由于持续下痢,病猪日渐消瘦、衰弱,被毛粗乱无光、行走摇晃,**后极度衰竭而亡。慢性型病程多在半个月以上、有的甚至长达2个月、不死的病猪生长发育停滞、成为僵猪。

二、病理变化 急性病猪主要为败血症变化,慢性病例典型的病变在盲肠、结肠,甚至回肠。可见肠壁淋巴滤泡肿胀隆起、以后发生坏死和溃疡。肠粘膜呈弥漫性坏死性糜烂,表面被覆一层灰黄色或黄绿色易剥离的麸皮样物质、肠壁粗糙增厚。重症病例肠壁大片坏死脱落,肝、脾和肠系膜淋巴结常可见到针尖大灰黄色坏死灶或灰白色结节。

三、预防措施

1、初春温度变化不定要注意苗猪圈舍的保暖、中午苗猪可适当晒太阳;圈舍保持清洁干燥,食槽要经常洗刷、粪便发酵处理。

2、加强饲养管理,初生苗猪应争取早吃初乳并提前补料以防乱吃脏物,断奶分群时不要突然改变环境、猪群尽量分小一些。

3、苗猪断奶前后(1月龄以上),口服苗猪副伤寒弱毒冻干苗进行预防。

4、较大规模养猪场发病后应将病猪隔离治疗,猪舍彻底消毒。未发病的猪可用药物预防,在每吨饲料中加入金霉素100克、可起一定的预防作用。

四、治疗方法

1、**治疗药物为氯霉素,其口服量为每天50毫克-100毫克/千克体重、分2次-3次内服;肌注量为每天10毫克-30毫克/千克体重、分2次-3次注射、连用4天-5天,如果病情较重的可多用2天-3天。另外,土霉素、新霉素等抗生素类药物也可使用。

2、呋喃唑酮(痢特灵)口服量为每天20毫克-40毫克/千克体重、分2次口服、连用3天-5天后剂量减半、继续服用3天-5天。

3、复方新诺明,每天70毫克/千克体重、**加倍、分2次口服、连用3天-7天。

4、将天蒜5克-25克捣成蒜泥内服、每天3次、连服4天-6天。

本文由(养殖信息网)栏目整理发布:http://www.yangzhixinxi.com     养殖网     养殖项目

苗猪养殖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养殖交易信息
养殖百科 查看更多
养殖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