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养殖信息网 - 首页 - 养殖资讯 - 养殖新闻 - 西藏高山牦牛

西藏高山牦牛

编辑:养殖网 浏览: 372次

(一) 起源与分布

在主要产于西藏自治区东部高山和深谷地区的高山草原中,嘉黎县生产的牦牛是最好的。西藏自治区山原东部和南部分布着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湿润草原。据1981年统计,全区牦牛有250多万头,占全区牦牛总数的70%(

(II)品种形成

经过对林芝、昌都地区出土文物的考证,早在4600年前,古羌人,藏族的祖先,把野生牦牛驯养成羌族的家养牦牛藏北唐朝地区。1900年以前,羌族从中原向西南迁徙。牦牛再次传入西藏,进入藏东、藏南适宜牦牛生存繁殖的高山地区。据敦煌古藏史料记载,早在六世纪下半叶,由于藏南河谷和日喀则以东的农耕需要,牦牛和牛已经杂交,

西藏自治区东部的横断山脉和高山,高山深谷,地形陡峭,气候垂直分布明显E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由北向南。受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山谷气候温和,有种植业,可生产青稞、小麦、油菜、豌豆等。农业生产需要畜力,也可为牲畜提供农副产品作为饲料。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区寒冷潮湿,基本上全年没有夏季。高寒草甸和灌木草场广阔,植被覆盖率大,可食牧草产量高,牧草质量好;一些地区还拥有广阔的高原地貌和良好的天然草地。这些都提供了适宜的自然生态条件为保证高山牦牛的生存和饲草充足,促进中部产区佳丽县高山牦牛(

牧民的发展,十分重视本地母牛选种、异地公牛选种、小牦牛育种等育种措施,加速了高山牦牛生产性能的提高,使嘉黎县牦牛成为西藏高山牦牛的优秀群体(外貌

(III)外貌

西藏高山牦牛(雄性)

1.外貌特征

头重,额头宽而平,它们的嘴是圆的,角是圆的,嘴是圆的,角是圆的,角是圆的向外折叠,向上张开,角间距大,雌性牦牛的角薄。男性和女性都没有下垂。胸开胸深,肋骨张开,背部和腰部挺直,腹部大但不下垂,臀部窄而倾斜。尾根低,尾短。四肢有力,蹄小而圆,叉子紧,蹄实,四肢直立。前胸、前臂和胸前体覆盖着长毛和地面,尾毛丛生成扫帚状。公牦牛的甲壳高大丰满,略呈肩峰状,雄性特征明显,脖子粗短;这头母牦牛有一个尾巴美丽的头颈(

西藏高山牦牛的毛色很杂,全身黑毛约占60%,其次是白脸、白头、黑体,约占30%,其他为灰色、绿色,棕色和全白色毛色约占10%(

藏高山牦牛(雌性)

2.体型和体重

根据西藏那曲畜牧研究所、嘉里养殖场、兽医防疫站等单位1982年的联合调查结果,藏高山牦牛成体大小:8头公牦牛体高130.0cm,体长154.2cm,胸围197.4cm,管围22.4cm;197头雌性牦牛:107.0132.8161.6,16.1厘米;体重:男性420.6公斤,女性242.8公斤

3.身体结构

根据调查数据,体型指数见表1

表1体型指数(%)

(IV)生长发育

根据上述相同重叠数据,藏族高山牦牛的出生体重雄性牦牛为13.7公斤,雌性牦牛为12.8公斤。公、母牛平均日增重分别为253g和203G(

表2体型和体重

(单位:cm,kg)

12月龄公牦牛平均体重90.4kg,平均日增重210g;12月龄母牦牛平均体重77.4kg,日增重177g。雌性牦牛5岁后生长基本稳定,雄性牦牛为7岁(

17个月后各年龄组的体型和体重如表2所示(

(V)生产性能

1.泌乳性能

据窦月宗等人1983年报告,雌性牦牛在两个月内开始挤奶。产奶高峰期为每年7、8月的草盛期,第二胎产奶量最高。嘉里县8、9月份每胎次母牛日产奶量为1.03公斤。牛油率随季节变化,并随产奶量的降低而增加。在嘉黎县,8月、9月、10月和11月的黄油率分别为5.82%、6.61%、6.83%和7.49%在没有补充肥肉的情况下,在11月,屠宰率平均为2.5%,屠宰率平均为2.1%,屠宰率平均为2.5%,屠宰率平均为2.1%,屠宰率平均为2.5%[屠宰率为2.1%],劳役

经过训练的阉割牦牛性情温和,强壮,吃苦耐劳,适于长途货物运输。一般情况下,搬运重量为其重量的1/4,即100~120kg。它边走边吃草。它每天可以行驶5小时15公里。可连续携带数月,往返行程12000公里。具有大型身体可以行走200公里,连续行走一周(

河谷被用作耕地。每天可耕种3~4小时,可耕地留茬2~3亩(

4.产毛性能

西藏高山牦牛每年6、7月剪毛一次(母牛带犊,妊娠后期,只剪毛不剪毛)。公牦牛、母牦牛和去势牦牛的产毛量分别为1.76、0.45和1.70kg。尾毛最长,51~63.5厘米长,裙部毛在中部,长20~43厘米,指甲和肩毛短,10~30厘米。羊毛与羊绒的比例为1:1~20

(VI)繁殖性能

西藏高山牦牛成熟晚的大多数雌性牦牛在3.5岁交配,4.5岁分娩。早期繁殖的小牛身体虚弱,难以生存。雄牦牛在3.5岁开始交配,交配效率最高的时期为4.5~6.5岁(

。雌牦牛的季节性发情明显。发情期为7月至10月,发情高峰期为7月底至9月初。平均发情周期17.8(7~29.5)天,发情时间16~56小时,平均32.2小时。母牛发情牦牛受胎率96.3%,产犊率92.6%,成活率95.1%;根据对2358头适宜饲养的雌性牦牛的统计e、 雌性牦牛每两年生产一次,繁殖成活率为48.2%(评价与展望

)藏高山牦牛数量多,分布广,适应性强。是当地人(主要是藏族人)生产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动物种类。分布区海拔高,空气含氧量低,日温差大,牧草生长期短。其他家畜难以生存和充分利用饲料资源。为了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必须大力发展牦牛饲养和畜牧业,改善草地,建立和培育人工刈割草地,改善饲养和畜牧业管理;建立牦牛养殖场,有组织地开展牦牛品种的规模化养殖,提高牦牛生产性能。此外,在海拔低、饲草条件好、饲养牦牛和黄牛的山谷中,可以利用改良公牛的冷冻精液进行人工授精,以提高牦牛的种间杂交,从而增加奶、肉等产品的数量及其商品率(

本文由(养殖信息网)栏目整理发布:http://www.yangzhixinxi.com     养殖网     养殖项目

养殖新闻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养殖交易信息
养殖百科 查看更多
养殖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