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骨质疏松症是一种慢性全身代谢性疾病,是由成年牛骨骼发育后钙磷代谢紊乱引起的。该病的主要特点是骨变形、骨质疏松和骨脱钙,易发生骨折,骨和蹄的变形也会导致奶牛繁殖性能下降,缩短生产寿命,降低泌乳性能。让我们来看看肉牛骨质疏松症的病因、临床症状和预防措施
1、Pathogenesis
,该病是由牛钙磷代谢紊乱引起的。这是因为各种组织和/或人体的器官需要钙和磷的参与,如肌肉细胞和神经细胞中的钙和磷。同时,钙和磷还可以调节心血管功能、凝血神经系统功能和肌肉兴奋性。换句话说,人体细胞的生命活动需要钙和磷的参与。如果牛饲料中钙、磷含量较少或通过胃肠道吸收的钙、磷不能满足机体的生理和生产需要,则会导致血液中钙含量降低,间接增强甲状旁腺的分泌功能,产生更多的甲状旁腺激素。在a下面在这种激素的作用下,身体会利用骨骼中储存的钙进入血液,促进血钙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也是一种自动保护身体维持血钙平衡的措施。但是,如果上述现象在牛体内长期发生,会导致骨骼明显脱钙,破坏骨骼结构,导致骨质疏松症的症状,如易骨折、变形、脆化和骨质疏松症(
2.病因分析
营养因素。奶牛更容易患这种疾病,这是由于产后哺乳期钙和磷流失过多所致。例如,年产奶量为5000公斤的奶牛含有每千克牛奶含1.2克钙和0.9克磷。当奶牛进入泌乳高峰期时,奶牛对钙磷的消耗量和需求量也必然显著增加,容易导致钙磷缺乏和矿物质代谢紊乱。一般来说,牛饲喂不合理的饲料,即含钙和磷水平过低或过高,且两者的比例不合理,都会发生疾病。而在奶牛生长期间,维生素D2和维生素D的不足会导致饲料中的维生素D不足,从而导致饲料中的维生素D不足麦角甾醇(RGOSTROL)在植物中,会影响钙和磷的代谢并引起疾病。疾病因素。患有慢性前胃病的牛,会减少或缺乏肠液中的胆酸和皱胃胃液中的稀盐酸,抑制碳酸钙和磷酸钙的溶解,影响钙和磷的吸收。当体内瘤胃微生物群发生变化时,不仅会结合草酸、植酸和钙影响肠粘膜的吸收,还会在蛋白质和纤维素的分解和发酵过程中生成各种脂肪酸,与肠内的钙离子结合生成钙肥皂很难被肠粘膜吸收,最后通过粪便排出体外,使身体失去过多的钙离子(
3.临床症状
牛在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时,经历了一个很长的病理阶段。开始时,病牛主要拒绝行走,运动后容易疲劳出汗,尤其是在挤奶时,病牛会大量出汗;从嗜异性逐渐停止喂食,嘴里嚼着含唾液的泡沫,有时甚至像下垂的水流,开始减肥。步态不灵活,行走时不易出现僵硬,但会加重四肢检查,身体明显变薄,皮毛粗糙有光泽。然后骨骼变形,主要是尾骨明显软化,特别是倒数第二和第三尾骨会被吸收,倒数第二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凸出膨胀,触诊时感觉坚实,像糖葫芦一样,可称为念珠状或串珠状肿胀,这通常是由骨赘形成引起的;有的腰弓背凹,臀部斜,有的四肢(主要是前肢)呈0形或X形。这时,骨折很容易发生,很难愈合,精神也很压抑(
4.预防措施
西医治疗。为受苦的牛om病由于低磷,可静脉注射30~609~20%磷酸二氢钠,加维生素A、D 5~10ml;低钙牛主要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100~300ml,肌肉注射维生素A、D 5~10ml,持续5~7d;因镁摄入过量引起的腹泻,应立即减少并适当添加优质饲料添加剂;如果因食盐不足或饲料质量差而导致缺氯,应立即供应适量的优质食盐。此外,病牛也可采取对症治疗,即对不是由严重钙或磷缺乏引起的牛对于患有异嗜性和大量出汗的牛,每公斤饲料中可添加250克钙和500克磷酸二氢钠,混合均匀,喂养7-10天;或者每1000公斤饲料中添加500克维生素A和D(
中药治疗。取浓缩鱼肝油50g,五味子、白术、刺五加皮30g,胶三仙、牡蛎、龙骨40g,山药、黄芪、白术、防风、壮骨粉、当归50g,磨成粉,加入饲料中混喂,每日1剂。也可服用甘草木香20克,白芍、当归、厚朴25克,甘草木香20克绿皮、川芎、白口、枳壳、砂仁、草果、益智仁40克、红枣十几个、生姜50克、焦三鲜100克、牡蛎200克、龙骨或面粉200克,均磨成细粉加入饲料中。每天早晚喂食一次,分7天(
加强喂食管理。肉牛应注意饲养和管理,尤其是泌乳期。饲料中应增加苜蓿和麦麸的比例,并添加适量的乳酸钙、碳酸钙、牡蛎粉和骨粉。同时,饮食中钙、磷的比例也要合理e适当调整,使其尽可能为1:1或2:1。牛经常暴露在阳光下,尤其是在春天。有必要适当延长照明时间,因为此时太阳含有的紫外线较少。此外,饲料中应及时添加一定量的维生素D,促进机体对钙、磷的吸收。为了避免牛患胃肠炎,这是因为该疾病会显著抑制胃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间接导致钙和磷的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