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放线菌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病原体为林奈放线杆菌和牛放线菌。前者常侵犯软组织,后者常侵犯骨组织。其主要临床特征是导致感染部位局部发生。放线菌病是牛的一种多菌、非接触性慢性传染病。它的特征是头部、颈部、下巴和舌头上有放线菌。肉牛最容易感染,尤其是2~5岁的肉牛。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生产性能下降,喂养和吞咽困难,甚至因心力衰竭而死亡。让我们了解更多关于牛肉放线菌病的症状以及中国和西方n牛肉放线菌病的治疗(
1.发病机制
牛感染病原体后,会导致受影响组织的炎症过程,即慢性感染性肉芽肿,肉芽中心可见含有病原体的化脓灶。此外,在炎症过程中,有时结缔组织有明显增生,但没有化脓。增生性结缔组织可以发展并形成肿瘤样赘生物,即放线菌。如果病原体侵入牛的舌组织,增生组织通常会穿透粘膜和溃疡。如果骨中的肉芽增生,就会导致骨组织和胎膜早破的破坏注意骨头的崩解。随着骨骼的逐渐破坏和再生,会导致质地疏松,体积明显增大。此外,由于组织中存在游走的白细胞、脓肿中的硫样颗粒以及化脓细菌的繁殖,它将成为脓肿或皮疹管(
2.临床症状
病牛主要在面部、脸颊和下巴形成硬块,它的大小接近鸡蛋,像橡胶一样坚硬。当外界因素刺激或身体抵抗力减弱时,肿块会迅速发展,甚至扩散到整个头部或颈部,形成明显的边界。在发病后期,病变的皮肤是化脓性和溃疡性的,并排出脓液。当舌、喉、肺等器官发生病变时,会导致病牛流涎,难以咀嚼和吞咽,食欲不振,饮酒欲望下降,体温升高,经常咳嗽和强迫呼吸
3.病理变化
患病牛的受累器官中会有结节状产物,接近扁豆或豌豆,大量小结节会相互聚集形成大结节,最终形成脓肿。脓肿内有乳黄色脓液,含放线菌和灵芝;如果病原体侵入骨骼,它将继续增加。它看起来像个蜂巢。这一部分通常是白色的,海浪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光滑,内部有一个小脓肿。有时口腔粘膜会有溃疡,或有蘑菇状的产品,黄棕色网状,柔软。当病程持续较长时,肿块可能钙化(
4.治疗措施
4.1西医治疗
在病牛肿胀的治疗点深部注射适量5%碘酊,每天一次,并根据体重注射适量青霉素钾和链霉素的混合物,每日2次。治疗期间,病牛每天早上在肿胀处注射碘酊,然后注射青霉素和链霉素颈部肌肉;下午,在肿块周围注射青霉素和链霉素,并根据肿块大小确定碘酊的剂量。如果病牛放线菌群的大小接近拳头,每次使用20ml碘酊,并随着质量的增加适当增加剂量。若因头颈部肿大而导致局部组织肿大,一般可使用碘酒5天左右,因头颈部肿大而导致局部组织肿大。如果肿块开始化脓,应在破裂前进行手术。先用手术刀切开肿胀部位,将脓液排尽,然后填塞碘酊浸泡过的纱布再次,每天更换一次,三天后恢复。每个病灶内注射10~20ml 5%~7%氢氧化钠溶液,疗效良好。如果病牛处于无脓期,则用注射器通过交叉法将其注射到病变部位的底部。注射时注意撤退。注射完成后,用清水冲洗泄漏的液体,防止烧伤周围正常组织;如果病牛处于化脓期,先用手术刀刺穿病变中心点,排出脓和血,然后用注射器或能吸收氢氧化钠的洗耳球将其均匀注入腔底粘液。注意同时注射和退注,以确保腔内壁被药液完全污染,最后用清水冲洗伤口腔的外部药液。通过将氢氧化钠溶液注入病变,坏死组织将进一步坏死、结痂和萎缩,最终白线将脱落,在正常组织中增生并填充空洞,从而治愈(
4.2中医治疗
的主要一天是消肿,解结清热解毒,益气活血。对于白酒,红蜘蛛百合和250克健康石灰用于治疗局部的les软组织上的离子。如果尺寸较小且组织清晰,建议使用5个大蒜和250克生石灰。糖浆完全粉碎后,加入白酒,搅拌成糊状,涂抹在团块上。或取蒲公英40克、白花败酱40克、花椒30克、葱30克,加煎剂,倒出药液,加硫酸镁100克,然后将纱布浸泡于患处温敷;或取五倍子30g、黄柏60g、雄黄10g、大黄30g、冰片5g、白芨30g,全部磨成粉末,加蜂蜜120ml,用适量陈醋制成糊状,直接涂在块上,每日更换一次。同时,生病的牛也不应该芒硝(回入口)90g,黄芩、黄柏、黄连、地黄、姜黄、玄参、栀子、大黄、连翘45g,甘草24g。加水煎服药液。温度合适后,灌胃服用。如果肿胀扩散到下颚和喉咙,则添加山豆根、牛蒡和蛇舌草以清除喉咙。或服用知母60克、关中60克、知母50克、玄参60克、栀子50克、连翘50克、金银花60克、黄芩50克、黄柏50克、大黄50克、当归50克、木通60克、虎杖80克、葛根60克、麦冬60克野菊花50克、黄连10克、川芎10克、甘草10克、桔梗60克。水煎后服药液,连续口服1~2剂。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怀孕的奶牛生病,则不允许使用当归、大黄、花粉和关中,并添加适量的艾草和益母草(
预防和治疗牛放线菌病
病原学
这种疾病的病原是牛放线菌。此外,还有林奈放线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它们可以在牛身上引起类似的病变。牛放线菌主要侵入骨骼。它是一种不动也不动的细菌t形成孢子。在牛组织中,它看起来像硫磺颗粒,大小与其他针头相似,针头呈灰色、灰黄色或稍棕色,质地柔软或坚硬。这种细菌抵抗力弱,在培养数周内死亡。这种细菌通常作为正常菌群之一存在于健康牛的口腔中。因此,这种疾病可以说是一种内部感染。这种疾病在牛身上很常见,尤其是在年轻牛身上,最容易发生这种疾病,并且是零星发生的(
。这种疾病的病原体存在于受污染的饲料、土壤和饮用水中,寄生在牛的口、咽和扁桃体中。因此,放线菌病可发生在其上只要粘膜或皮肤有损伤,就可以服用。用带刺芒饲料喂养牛时,会损伤口腔粘膜,引起疾病。据观察,该病常发生在低湿地放牧的牛(
症状
常见的下颌肿胀,边界明显且静止不动。肿胀通常进展缓慢。人们普遍发现,骨体增厚,甚至咀嚼困难。有时肿胀迅速发展,并在短时间内蔓延到整个头骨。随着时间的推移,牙齿变得松动甚至脱落,病牛感到难以吞咽和咀嚼,营养素营养不良会受到影响并迅速减肥。有时皮肤溃烂、破裂并流出脓液,形成一个很长时间都无法愈合的瘘管。硬结通常发生在头颈部组织中,并不热也不痛。当舌咽变硬时,称为“木舌病”。病牛流口水,咀嚼困难。当乳房患病时,表现为弥漫性肿胀或局部硬结,且乳汁粘稠且混入脓液(
预防和控制
为防止该疾病的发生,应避免在低洼地放牧。喂饲期间,最好在喂饲前将干草、米糠和其他饲料浸泡,以免刺伤口腔粘膜特别是防止损伤皮肤和粘膜。如有伤口,应及时治疗(
硬结可手术切除。如果形成瘘管,应将其与瘘管一起移除。术后新腔用碘酊纱布填塞,每1~2天更换一次。伤口周围注射10%碘仿醚或2%碘水溶液;口服碘化钾,成年牛每天5-10g,犊牛每天2-4G,可连续服用2-4周;在严重病例中,10%碘化钠可静脉注射,每天50-100毫升,隔天一次,3-5次。如果碘中毒,如皮疹、脱毛、流泪、体重减轻和体重下降食欲不振,应暂时停药5-6天或减少剂量;抗生素对这种疾病也有效。可在患处周围注射青霉素和链霉素,每日1次,200万单位青霉素和100万单位链霉素,连续5天为一个疗程;碘化钾和链霉素同时应用对软组织放线菌肿胀和木舌病(
有显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