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东市乳品产业化发展始于2001年,近几年来,内蒙古伊利集团相继引进,克服各种困难和障碍,出台政策扶持奶牛发展,奶牛数量和质量得到快速发展。乳品业已成为城市经济的主导产业、农业的支柱产业、农村和农民致富致富致富的有效途径。让我们来看看肇东市奶业产业化进程中的经验(
1)。通过大力引进和建设大型加工企业
,伊犁集团成功地引入肇东。. 伊利乳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6月13日,肇东乳业公司成立于2001年11月,2005年,肇东市政府帮助伊利集团整合绿洲、帕马拉特等三家乳品加工企业,在肇东市投资3.2亿元,建设年产30万吨液态奶项目。拥有30条生产线,达到每天850吨超高温牛奶和150吨酸奶的生产能力。主要设备为全封闭、全自动、德国进口,代表了世界一流的超高温无菌牛奶生产设备。公司还引进了百利和酸奶设备,包括优质酸奶、纯牛奶、百利袋、杯acid、 大型水果、谷物和其他产品。年生产能力超过30万吨,年产值10亿元,每年向肇东市缴纳利税7000多万元,有效促进了肇东乳业的健康发展(
2.在乳业发展中积极推进高标准规模化养殖
,重点吸引肇东市大农场、大家庭从事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在提供场地、基础设施、减税和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实施优惠政策,促进标准化规模化奶牛场和3个大型奶牛场的快速发展建成伊犁奶牛场,伊犁长庆万头奶牛场5600头,宋站伊犁千头现代奶牛场1087头,宣化镇伊犁千头奶牛场800头;支持20名100头以上农户扩大规模,升级到500-1000头牧场;发展359户专业乳品户;发展42户奶牛大户;将发展79个托儿所。特别是伊利长青牧场采用国际、国内领先水平,配备了先进的饲养设备,实现了全程信息化管理。该牧场奶牛单产已达9.8吨,在同行业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和指导作用网络:www.nczfj。COM/](
3.不断完善配套政策
肇东市委、市政府历届班子高度重视乳品行业的发展。经绥化市批准,成立了畜牧业经济开发区,专门负责全市乳品产业化和服务龙头企业的发展,在全省乃至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先后制定了《2006年至2010年乳品产业化发展规划》、《肇东市乳品产业化发展“十二五”规划》和《2012年乳品产业发展规划》5至2020年,并于2002年、2003年、2007年出台了扶持乳业的专项优惠政策,先后投入基础设施配套资金、奶源基地配套资金、龙头企业建设配套资金近6亿元,巩固和扩大奶源基地,完善“产、加工、销”产业链,使肇东乳业始终保持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势头。2009年,颁布了《肇东市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重点在税收方面引进和建设龙头企业,发展奶牛场n和基础设施建设。此外,通过奶源市场的长期协调引导和规范化管理,不仅保证了龙头企业加工原料奶的需求,而且实现了养殖企业和农户的长远利益。尽管受到“三聚氰胺”事件的严重影响和国外奶粉大包装的影响,肇东伊利集团也正常收奶,并与奶源养殖基地共度难关。没有杀牛倒奶的现象,保护了农民的养殖积极性。目前,全市乳制品加工企业采购的生鲜牛奶价格一直处于较低水平en维持省政府采购的生鲜牛奶指导价(
4.大力加强系列服务
第一,加快水产养殖标准化建设。积极推进饲草饲料改良、防疫保健、品种改良、科学管理、环境改造、畜产品安全“六项规定”。乳品行业生产标准化水平快速提升,标准化率达到85%。全市奶牛平均单产达到5.5吨,伊犁长庆奶牛场单产达到9.8吨。二是抓好安全保障乳品工业的发展。科学预防奶牛口蹄疫、布鲁氏菌病等传染病。按照"政府保证免疫密度,业务部门保证免疫质量"和政府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的原则,全面落实防控双轨责任制,,加强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村级疫情监测员的作用,无重大疫情发生。三是狠抓乳制品安全保障。奶源管理办公室和259名乡镇原产地检查员,形成检疫城乡三级监管体系,大力开展奶牛、鲜奶产地检疫和运输检疫。加强对乳品企业、奶牛场、压榨站的检疫监督,严厉打击非法经营活动。四是抓好饲料保障。每年建设草地17万亩,种植青贮18万亩,种植苜蓿5万亩,保证了奶牛业的发展需要。第五,为奶牛育种和改良提供支持。我们致力于净化奶牛品种,淘汰劣质奶牛,使用优质冷冻精液酿造全部实施超高档冷冻精液育种,实现品种计算机化管理。实现奶业发展模式转变后,实施大牧场乳制品品种质量控制措施,引导养殖企业引进优良乳品系(
5.全面加强环境保护
结合新农村建设,统一新奶牛场建设标准,推进标准化生产,逐步在所有奶牛场和示范园区推广粪便污染无害化处理。现代农场的粪便污水处理采用两种方法:第一,粪便污水处理农场采用ge处理系统,刮板机与固液分离技术相结合。刮板机循环24小时清理牛棚内的粪便污水。粪便污水进入化粪池进行固液分离,固体循环利用,铺床,液体氧化成有机肥料。二是与周边大型种植户合作,直接转化为有机肥,改良土壤。因此,肇东的乳品业得到了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