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养殖信息网 - 首页 - 养殖资讯 - 养殖新闻 - 羊细颈囊尾蚴的病因 羊细颈囊尾蚴的实验室检查及防治措施

羊细颈囊尾蚴的病因 羊细颈囊尾蚴的实验室检查及防治措施

编辑:养殖网 浏览: 377次

绵羊细颈囊虫病,又称腹部囊虫病,是一种由寄生在狗小肠内的猪带绦虫幼虫感染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寄生于易感绵羊的肝脏、肠系膜和胃网膜。让我们进一步了解绵羊猪囊尾蚴的病原学。绵羊猪囊尾蚴的实验室检测及预防措施

1.病原学分析

猪带绦虫的最终宿主是狗,主要通过食用患病动物的内脏感染。当虫体在寄主体内发育成熟时,孕酮片可通过粪便排出体外,容易对围隔造成污染e、 牧场、饲料、饲料和饮用水。当绵羊(中间宿主)食用孕酮片剂时,它将进入消化道,逃逸六钩虫,然后侵入肠壁血管,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肝实质,并不断移动到肝表面,最终侵入腹腔并继续发育。羔羊具有高度的易感性和严重的症状。如果感染严重,不及时治疗,将导致高死亡率。这主要是由于大量未发育的昆虫寄生在肝脏、肺和其他组织中,并且在迁移过程中对组织造成严重损害(

2.早期的临床症状

发病后,病羊一般无明显症状,能正常饲养。此后,多数羊出现贫血、营养缺乏、虚弱消瘦、皮肤苍白、粘膜可见、排便细软等症状。如果伴有急性腹膜炎,会导致腹部肿大,体温显著升高,可达到40.2-40.5℃,按压腹壁时疼痛。在疾病的后期,它会伴有腹泻、腹水、身体虚弱、腹部逐渐萎缩、食欲不振或完全浪费、停止加热和反刍,最后因严重衰竭而死亡结果显示,主要病变为肝脏、小肠粘膜和瘤胃浆膜。主要表现为血液稀薄,粘度消失,肉眼可见肌肉颜色淡薄;少量胸腔积液;心是柔软的;肺颜色加深,轻度萎缩,质地软化,表面有大量乳黄色病变;肝脏肿胀,稍软,包膜粗糙,覆盖大量灰白色纤维素渗出物,并有散在的出血点。肝脏被切割并嵌入肝实质2。J3周围的细颈猪囊尾蚴导致半球形凹陷,并且在J3上有一条灰色昆虫路径,由昆虫迁徙形成节。病变处甚至有过渡发育的幼虫,有直径1~2mm的弯索状病变,初期呈暗红色,后期呈黄褐色。在肝脏腹壁、小肠肠系膜和瘤胃腹壁有鸡蛋大小的“水铃”、鸭蛋到鹅蛋。囊壁透明薄,内有透明液体。内囊壁上有一细长的乳白色颈段。瘤胃明显胀气,含少量液体食糜;整个肠腔含有大量气体,大肠内有少量稀释的粪便。乳白色头巾nts附着在一些病羊的小肠粘膜上,一个间隔3-5cm。局限性腹膜炎也可发生在肠系膜和腹膜浆膜(

4.实验室检查

将犬排出的粪便适量放入玻璃罐中,加入10倍比例清水搅拌,搅拌均匀,静置10-15分钟,倒出上粪液,多次操作后,待上层液体完全透明后,倒出上层液体,取少量沉淀物进行显微镜检查,即可看到绦虫怀孕的部分,其中含有大量卵形虫卵,卵中还含有六只钩虫幼虫。腹水中的白色蠕虫对病羊进行平板镜检。发现里面有一个圆头的雏形。通过鉴定,判定死羊的心血、淋巴结、肝脏、脾脏和胃没有成熟的细颈囊尾蚴(

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结果为阴性。同时将病料接种于琼脂斜面和麦凯康培养基上,在37℃的好氧和厌氧环境中培养24h,无细菌生长。取淋巴结、肝、脾SG,按1:5比例制成混悬液,向5只健康无病小鼠腹腔注射1ml混悬液。六点以后天,仍然没有异常。杀死试验小鼠,取肝脏和脾脏,以划线培养方式接种于琼脂平板上,无细菌生长(

5.预防措施

药物治疗。病羊口服12 mg JKG阿苯达唑,每日1次,连续3天;伊维菌素(0.25mg/kg)也可根据体重口服,7天后再次服用;根据体重,还可口服吡喹酮25-30mgjkg,每天一次,连续3天。同时,绵羊增加营养,增强身体抵抗力,并在饮用水中添加适量的葡萄糖、黄芪多糖和复合维生素。在继发细菌感染的情况下,病变组织收集死羊粪便进行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如果病羊体温升高,可与氨基比林等解热药一起连续使用3天(

加强饲养管理。在易患病季节,绵羊可以从放牧改为室内饲养,饲养营养丰富的优质牧草(如苜蓿、墨西哥玉米等)和啤酒糟,并添加适量的微量元素、维生素、麸皮、玉米和豆粕。外壳应定期清洁和消毒。清除的粪便和其他污染物应进行无害化处理。建议进行生物治疗发酵不良。将野狗活动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禁止其进入生产养殖场区,防止狗粪污染场地、羊舍、用具、饮用水和饲料(

定期驱虫。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如季节、气候和降雨规律,制定合理的驱虫体系,使用有效的驱虫药物。主要用于冬春季防治疥疮,常用伊维菌素等药物;夏秋季主要用于控制吸虫病,常用阿苯达唑等药物;同时,应消灭猪囊尾蚴全年(

本文由(养殖信息网)栏目整理发布:http://www.yangzhixinxi.com     养殖网     养殖项目

养殖新闻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养殖交易信息
养殖百科 查看更多
养殖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