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牛羊肉价格不断走高及其所辐射出的一系列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是行业内。在中国畜牧业协会第三届六次理事会上,农业部畜牧司副司长王宗礼给出了一组数据。数据显示,中国牛羊肉价格已连续13年上涨。2000年,中国牛肉和羊肉的平均价格分别为12.63元/公斤和14.45元/公斤;到2013年,我国牛肉平均价格上涨至58.81元/公斤,羊肉价格上涨至61.88元/公斤。经过仔细计算,在13年内牛肉上涨3.7倍,羊肉价格上涨3.3倍,年均涨幅分别为12.6%和11.8%(
王宗礼表示,中国牛羊肉供应紧张,价格上涨,短期内难以改变。在众多原因中,主要原因是消费增长过快,生产增长赶不上消费需求增长。一方面,牛羊生产和养殖速度慢,周期长;另一方面,中国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继续提高,消费需求将继续增长。因此,供需不平衡必然发生。同时,他也指出有效解决牛羊肉问题尤为重要,因为牛羊肉不仅是“菜篮子”的重要产品,而且关系到城乡居民的日常生活;这也是穆斯林人民的一种需要,关系到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
根据王宗礼的分析,目前中国的牛羊肉生产主要面临两个瓶颈。第一,规模化程度有待提高。尽管近年来中国肉牛和肉羊的规模化水平稳步增长,但从2004年到2013年,每年50头以上肉牛的规模化比例从13.2%上升到27.3%,呈上升趋势14个百分点中,增长了1.1倍。年屠宰100头以上肉羊比例由12.1%提高到31.1%,提高19个百分点,增长1.6倍。然而,这一数据与中国猪和家禽的大规模水平相差甚远。第二,雌性牲畜的存量减少。据统计,“十一五”期间,我国可育奶牛数量下降了10.2%,可育母羊数量下降了5.4%。主要原因是母畜繁殖周期长,繁殖效益不如特种肥育快而稳定(
业内有人提出是否平衡从进口牛羊肉看国内牛羊肉的供需。对此,王宗礼回应称,进口监管空间有限。他指出,仅就进口总额而言,过去两年中国牛肉和羊肉的进口就可以说是“井喷式”增长。2011年前,中国牛羊肉进口总量不足10万吨,2013年牛羊肉进口总量达到55.3万吨,其中牛肉29.4万吨,羊肉25.9万吨,同比分别增长379%和109%。即使总进口量出现“井喷式”增长,与国内牛羊肉总产量相比,总进口量仍然很小,只有5%左右%占国内总产量的40%。穆斯林有食用清真牛羊肉和新鲜牛羊肉的习惯。单靠进口很难解决问题。此外,大量进口将提高国际市场价格,并可能影响国内生产的积极性(
,即使牛肉和羊肉的价格问题在短期内已发生重大变化,王宗礼呼吁大家继续以乐观和客观的态度对待牛羊肉价格问题。据最新统计,2013年,中国牛肉总产量为673万吨,比2000年的513万吨增长31.2%;羊肉总产量为408万吨,比上年增长1%同时,通过行政部门和基层农民的共同努力,通过组织实施完善的种子补贴政策,推广人工授精、短期育肥等实用技术,我国牛羊肉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屠宰率和单产水平稳步提高。2013年,中国肉牛和肉羊的平均屠宰胴体重量分别为139.4kg和14.8kg,与2005年统计数据相比,分别增加了2.5kg和0.3KG。这也是牛肉持续增长的主要支撑因素近年来在中国羊肉生产中。我们之所以要客观看待牛羊肉的价格,是因为牛羊肉特别是羊肉本身属于高档肉类食品,其价格的适度上涨符合消费规律。此外,从国外牛肉、羊肉和猪肉的价格比来看,中国的牛肉和羊肉价格仍处于合理水平(美国、欧盟和巴西的牛肉、羊肉和猪肉价格比约为3)∶ 1 ~ 4 ∶ 1,在中国是2.2∶ 1)
促进消费和牛羊肉生产王宗礼对我国牛羊肉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四个方向:一是立足国内,适度进口:增产保供的根本点是发展国内生产,适当增加牛羊肉进口;二是尊重市场,适当调整:不打压市场价格,充分发挥价格调节供求,拉动生产的决定性作用;;三是长短期与综合措施相结合:短期内增加进口,重点领域投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长期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四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地方各级政府特别是牧区要高度重视牛肉切实落实"菜篮子"
市长责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