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养殖信息网 - 首页 - 养殖资讯 - 养殖新闻 - 涪陵水牛

涪陵水牛

编辑:养殖网 浏览: 401次

我概况

(I)中心产区及分布

涪陵水牛中心产区位于重庆市南川区、涪陵区和綦江县,而长寿区和武隆县也分布着

(二)自然生态条件较好的产区

中部产区位于重庆市南部、大娄山西北部。山地,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主要地貌有中山地貌、台地低山地貌、低山槽及坝区,最高海拔2251m,最低海拔340m,核心生产区948m。年度av平均气温16.6℃(41.2~5.3℃),无霜期308天;年降水量1185mm,年平均日照时数1273h。相对湿度80%;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南北差异大,立体气候明显。境内河流众多,大小河流(溪流)56条,属乌江水系和长江上游干流区上游。土壤包括黄壤、紫色土、潮土、石灰岩土等。种植作物近千种,以水稻、玉米、小麦为主,经济作物有水果、蔬菜、茶叶、药材、,生漆、养蚕等(品种起源与变迁)秦汉时期,涪陵水牛是当地农业生产的主要牲畜。由于农业生产对水牛的依赖,农民视牛为他们的财富,历届政府都非常重视对牛的保护。嘉庆年间,为了保护牲畜,政府在南平镇立了一块“不杀牛”的石碑。新中国成立后,制定了一系列禁止屠宰、鼓励养牛的措施。例如,在1951年12月,为了制止不分青红皂白地屠杀牲畜和扩大流行性感冒为此,川东办颁布了《川东禁止屠宰牛暂行条例》和《川东奖励畜牧业暂行办法》。四川省涪陵科委通过长期选育涪陵水牛,特别是80年代,投入专项资金组织实施“涪陵水牛育种”项目;近年来,重庆市政府高度重视涪陵水牛的选育和系统研究,在南川区建立了种子保护场,巩固和发展了涪陵水牛的优良特性,提高了涪陵水牛的生产性能涪陵水牛,使涪陵水牛成为我国著名的地方水牛品种(

(二)种群数量与变化

2006年底,南川区和涪陵区共有涪陵水牛6.3万头,其中成年种公牛500余头,种奶牛2.77万头。种牛雌雄比例为1:55,多为自然交配,人工授精较少。1990年至2006年底,中心生产区的人口规模基本保持在63000人,存量变化不大。15年前,它主要用于劳役,淘汰了年老、虚弱和残疾的牛。育肥年龄较大。目前,它已不仅仅用于劳役,而且有了很大的发展我喜欢吃肉。屠宰年龄很小,尤其是公牛。除了少量的种子外,它们基本上都是饲养和出售的。目前,存栏牛的平均年龄为3.4岁,奶牛的平均年龄为5.8岁

III.品种特征和性能

(I)身体外观特征

1.外观特征涪陵水牛的皮毛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细毛和短毛(本次调查中为94.7%),另一个有长而浓密的头发(5.3%),大部分是棕色和蓝色,很少有白色,额头上很少有下垂的头发(56.1%)或没有下垂的头发(38.6%)。头部下部、颈部和前躯的发色相对较深,肋骨、大腿内侧的发色相对较深,下腹部及口周虚弱;膝盖和飞节是白色的,俗称“白袜子”;眼角和前额有一簇白发,胸部和颈部有一条“白色条纹”。额头下部、肩胛骨和髋关节有卷毛。鼻子和眼睑的颜色大部分是棕色,胸部是粉红色,蹄和角大部分是黑棕色(

牛头宽,牛头漂亮。眼睛圆而神圣,鼻梁宽,鼻孔大,嘴巴宽,叉子深。牛角大,根部宽,牛角尖向内呈大圆环、小圆环、倒棱状ted八角形或龙门式;牛角细长,大多呈小圆形、镰刀形或新月形。耳朵扁平,耳壳薄,耳端锋利。公牛的脖子又宽又粗,有几头公牛的脖子下垂得很小;奶牛有细长的脖子,没有下垂的脖子(

指甲略高于十字架,背部和腰部宽而直,胸部深度略大于四肢长度。公牛的腹部紧凑,牛的腹部稍大,呈船底形状。投资部分短而圆,大部分是倾斜的。尾长和飞节,少数到达后管,尾扫帚小(

四肢强壮,肌腱明显,前肢发达直立,后肢弯曲,飞节间距适中,蹄大而圆,密而坚韧,大部分为铁蹄(

2.2006年南川区牲畜体重和体型畜牧兽医局测量了成年涪陵水牛的体重和体型。结果见表1(

(II)生产性能

1。2006年,重庆市畜牧业促进站测定了3头成年公牛和3头成年奶牛的屠宰性能。结果见表2(

2。产奶性能分析了20头奶牛的产奶性能和奶样。结果显示在表4(

表4牛奶yie中涪陵水牛的ld和乳成分

3.劳役性能涪陵水牛的最大拉力为420kg,为体重的63.8%;奶牛317公斤,占体重的60.5%。种植面积1H为0.5亩,3H为1.1亩;奶牛1小时养殖0.3亩,3小时养殖0.8亩(

4.繁殖性能根据南川养殖场的生产记录,涪陵水牛可以全年发情和交配,大多在9月至12月。奶牛繁殖率为67.6%,犊牛成活率为95%。根据农村调查,公犊初生重为(37.8±2.4)kg,母犊初生重为(32.5±L.9)kg(

,母牛繁殖率为63.5%,成活率为(32.5±L.9)kg犊牛的出生体重为95.8%,公犊为(37.5±3.2)kg,母牛为(33.87±2.7)kg。泌乳期间,公犊牛的日增重为(652.8±123.5)g,母牛的日增重为(614.5±100.7)g。涪陵水牛性成熟较晚。母牛初次发情时24个月大,第一次交配月平均年龄34个月,发情周期21.0天(18~25天),发情持续时间1~2天,产后发情时间74天,两胎平均间隔395天,妊娠期321天。奶牛的繁殖利用期为15~18年,最终产犊牛10~12头。这头公牛的性成熟年龄是33个月配种年龄为3岁,平均射精量为2.95毫升,精子活力为0.7,密度为中上(

IV。饲养管理

涪陵水牛实行圈养与放牧相结合。平坝地区以家庭饲养为主,夏秋两季适宜放牧;低山区有全天放牧的习惯,秋冬季放牧与补饲相结合(

涪陵水牛冬季以稻草、青草、稻草、豌豆秸秆、萝卜为主,野草为辅;夏季以割除野草为主;浓缩物主要是大米、玉米粉、麦麸、米糠、豆类等。工作牛和怀孕或幼年牛在忙碌农时应适当补充精料。断奶前的犊牛应与奶牛一起放牧或喂养,并应补充适量的浓缩物(

v。品种保护与研究利用

(I)品种保护

1981年至1986年,组织实施了“涪陵水牛地方品种选育”项目,建立和完善了涪陵水牛育种体系,实施了涪陵水牛的选配,对涪陵水牛的体尺和精液质量进行了测定,并对染色体核型和带型进行了分析研究,制定了涪陵水牛体重估算公式。纯基因维护涪陵水牛银行,巩固和发展优良特色,1988年涪陵水牛被列入中国牛种名录,2003年提出了涪陵水牛养殖保护计划,南川区涪陵水牛养殖场受到政府的重视,涪陵水牛的数量和质量进一步提高(

(II)品种登记

涪陵水牛实施了改进的品种登记制度。南川区畜牧业发展中心有专人管理种子保护场和研究所的种牛rve,建立家谱档案和养殖记录,每年检查一次,检查合格者发给养殖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严禁无证经营;养殖场的种牛应通过南川区畜牧中心技术人员的检验,并出具种畜、家禽合格证和种畜系谱。(6)品种鉴定

涪陵水牛是中国著名的劳役水牛地方品种。具有结构紧凑、品种特征明显、外观一致性强等特点肉质好,肉质成熟晚。同时具有拉力大、抗粗食、抗病性强、繁殖性能好、适应性强、管理方便等特点。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种植新技术的推广,特别是小型农机具在农村的逐步普及,涪陵水牛的地役价值明显降低。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完善涪陵水牛的育种体系,继续开展涪陵水牛的育种工作,保护涪陵水牛的基因资源n优良的地方品种。同时,应引入优良水牛,杂交品种的改良将为今后涪陵牛牛在肉食、牛奶等多种用途上的发展奠定基础(

)。

本文由(养殖信息网)栏目整理发布:http://www.yangzhixinxi.com     养殖网     养殖项目

养殖新闻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养殖交易信息
养殖百科 查看更多
养殖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