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001
2加强饲养管理
2.1控制脂肪
严格控制脂肪。脂肪对产奶量有很大影响,尤其是在干奶期。由于奶牛代谢性疾病的增加,干燥奶牛的身体状况应保持在中等水平,不得过度喂养奶牛,否则容易造成难产,影响未来的产奶量。大部分育肥奶牛产后食欲下降,导致大量奶牛使用体脂,容易引起酮症。此外,肥胖的干奶牛也会导致脂肪肝
2.2加强运动
奶牛每天应该有3~4小时的户外自由活动时间。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提高运动成绩提高奶牛的体质和产奶量,促进发情,防止胎儿潴留。如果在家中喂养的成年奶牛没有足够的运动,奶牛很容易发胖,这将降低产奶量和繁殖力(www.nczfj)。Com)并因身体衰退而生病。据报道,每天驱赶奶牛3公里可有效提高产奶量和乳脂率
2.3确保刷牙
刷牙对促进奶牛新陈代谢、保持奶牛清洁卫生、确保奶牛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奶牛应每天刷牙2~3次。盛夏的温度很高。为了促进皮肤散热,先用清水冲洗牛的身体,然后再冲洗。这不仅仅是康德有益健康,还起到防暑降温、提高产奶量的作用;冬季以干刷为主。除非必要,否则不得用水清洗牛的身体。必要时,清洗区域应尽可能小。最好用温水。而擦洗后的脚和擦洗后的脚有很大的关系。四肢和蹄是牛的重要组成部分。牛蹄障碍会导致奶牛吃草和饮水困难,导致产奶量下降。因此,应经常检查和保护四肢和蹄子,以减少损伤ce可发生足腐病、蹄静脉炎等肢体和蹄障碍。主要预防措施有:(1)注意牛舍卫生。牛棚每年彻底清洗消毒两次,保持干燥。注意牛棚地面防滑,保持操场清洁(2)协调营养。消化道、子宫和泌乳系统的紊乱常引起蹄部炎症。这些疾病大多受到营养的影响。因此,应采用科学合理的饲料,膳食成分可间接预防蹄叶炎症。蹄叶炎症通常发生在产犊前几天到产犊后几周。在此期间,奶牛必须严格按照它们的能量和蛋白质需求来喂养,不能随意改变。生产前应少喂精料,或不喂精料喂优质粗饲料;交付后应逐渐增加精饲料量,同时应添加配合良好且含锌的无机盐混合物。(3)修复蹄。蹄每年应该修理两次。在蹄修复过程中,应注意保护乳房,防止怀孕干牛受伤。切断长蹄角质,让蹄底休息,以确保蹄形正确(4)蹄浴。蹄浴是预防蹄疫的重要卫生措施缓解蹄浴用3%~5%福尔马林溶液(温度保持在15℃以上),浸泡后在干燥处停留30分钟。在家中喂养的情况下,在一次蹄浴后,应每隔3~4周再次进行,这有助于预防蹄静脉炎
2.5适当的干奶期
适当的干奶期可确保下一个哺乳期的产奶量。干奶期的长短取决于奶牛的年龄、身体状况和泌乳性能,一般为45~75D,平均为50~60d。初生或早育奶牛、弱老奶牛、高产奶牛和饲养条件差的奶牛需要较长的干奶期(60~75D),而干奶期可以缩短用于产奶量低、营养良好但不少于35天的强壮奶牛。缺乏或缩短干奶期会降低下一个时期的产奶量(
3加强饲养管理
3.1及时繁殖
对于年轻奶牛,在繁殖前应密切观察其最初发情的时间,并在繁殖过程中作详细记录以供参考。一般来说,当繁殖牛的体重达到成年牛体重的70%时,它们基本上达到了体成熟,并且可以第一次与之匹配。如果交配过早,受孕后奶牛的生长发育和未来的繁殖性能将受到影响。同时,它们的使用寿命将缩短,并且奶牛发情持续时间短,约20h。排卵一般发生在发情后10~16h,授精受孕率以发情后8~24h最高。如果牛在早上接受攀爬,则应在当天下午进行授精,如果你在第二天早上仍然接受攀爬,则应再次授精;如果奶牛在下午或晚上接受攀爬和跨坐,可以推迟到第二天早上。通常,第二次授精在第一次授精后12小时进行(
4预防主要动物疾病疫苗注射是预防重大动物疾病、确保生产和确保经济效益的关键。只有按时按质注射疫苗才能保证奶牛的基本生产(
4.2奶牛生殖疾病的控制
奶牛生殖疾病主要包括卵巢疾病、生殖道疾病和产科疾病。卵巢疾病主要通过影响发情和排卵来影响交配率和交配受孕率。某些疾病也可导致胚胎死亡或合并产科疾病;生殖道疾病主要影响胚胎的发育和存活,其中一些还可引起卵巢疾病;产科疾病s可诱发生殖道疾病和卵巢疾病,并可导致母畜和幼畜死亡。因此,控制雌性动物的生殖疾病对提高繁殖力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