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养殖信息网 - 首页 - 养殖资讯 - 养殖新闻 - 山羊痘的诊断与防控措施

山羊痘的诊断与防控措施

编辑:养殖网 浏览: 330次

绵羊痘,又称“绵羊天花”,主要由绵羊痘病毒入侵引起,属于人类和动物共有的一种疾病。该病的典型症状是全身皮肤上的特殊痘痘,尤其是无毛部位。山羊痘常年发生,可通过呼吸道、受损皮肤或粘膜、吸血昆虫叮咬等途径传播。山羊痘的流行范围很广,平均潜伏期为6~8天。有三种典型的绵羊痘,沮丧绵羊痘和非典型绵羊痘。预防接种工作中应注意确定注射部位和准确剂量。让我们了解更多关于诊断和预防的信息山羊痘(

I的发生及防治措施。山羊痘是由山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发热、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是皮肤和粘膜上出现特定的痘、典型的黄斑、丘疹、随后的水疱、脓肿和痂的病理过程。继发全身感染者常死于败血症,妊娠母羊易流产(

2014年7月以来,云南省盈江县平原镇、新城、孟巷村3个乡镇相继发现山羊痘疑似病例。3个乡镇共有6642头山羊感染,几天内感染376例,发病率为5.66%。死亡124例,死亡率32.98%. 其中孟农乡中山村彭某饲养的74只羊并发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死亡50例,死亡率67.56%;刘某在新安村、新城和农村饲养了27只羊,其中死亡15只,死亡率55.55%,给盈江养羊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此,盈江县畜牧兽医局专门成立了疫情调查专家组,对疫区(

II)进行调查。病因学

农民对该病认识不足,重养殖轻预防,为该病的流行创造了条件. 主要表现在:一是追求良种覆盖,到处引种,不注意产地检疫,引进携带病原体的绵羊致病;二是片面追求养殖数量和规模,缺乏科学的饲养管理,导致绵羊抗病能力下降;三是该病没有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没有接种疫苗,导致绵羊对该病没有免疫力。一旦疾病发生,将很快导致暴发;;四是供销渠道多,科学引进措施不完善,疫病监测滞后,或者说外来检疫和出入境检疫也为该病病原体的繁殖和传播创造了机会,导致该病的流行。山羊痘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农民从其他县购买携带病原体的绵羊引起的

III.流行特征

该病可全年发生。绵羊、鸡和猪更常见。虽然山羊、牛和马很少患这种病,但长途运输、气候变化、缺乏饲料和饲养管理不善都会导致这种疾病。病羊或毒羊是感染源,病毒主要存在于痤疮中。可通过呼吸道感染、昆虫叮咬、机械或其他方式传播皮肤和粘膜受损。盈江第一次发病的主要原因是从其他县购买绵羊,并于5月至6月在该县饲养。病情明显,全组患病,病死率高达55.56%。这也与盈江的高温高湿气候直接相关。该病传播迅速,流行范围广,对绵羊危害极大。临床症状该病潜伏期平均为6-8天。病羊体温高达41-42℃,情绪低落,食欲不振,咳嗽,磨牙,呻吟,声音嘶哑,眼睛和面部肿胀,眼睛排泄物,眼泪,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分泌物从鼻孔流出。从嘴唇开始出现疾病,如眼睛、嘴唇、鼻子、乳房、外生殖器、四肢、尾巴内侧等短毛或无毛部位周围出现红斑,1~2天后陆续形成丘疹,皮肤表面症状明显。水痘在4~4天后变成中心脓肿。怀孕的绵羊容易流产,而那些继发全身感染的绵羊往往死于败血症(

v。预防和控制措施

1.对症治疗,强心补液

(1)对症治疗:通过肌肉注射10毫升清开灵(板蓝根)将羔羊减半d 240万国际单位的青霉素;杜波康0.1g/kg体重,肌肉注射;毒疮5号+头孢噻呋钠肌肉注射;(2)强心补液:静脉注射5%葡萄糖250ml、0.9%生理盐水250ml、庆大霉素5ml、维生素C 5ml,以增强绵羊的抗病能力  2.加强护理,精心饲养

皮肤有水泡、脓疱者,应抓挠,用生理盐水冲洗,75%酒精消毒,然后涂青霉素+敌百虫片(研究结束时);t细胞上的病变用0.1%高锰酸钾或醋冲洗粘膜,然后涂上碘甘油。饲喂松软可口的饲料,补充适量精料。对圈舍及周围场所进行仔细消毒,做到精心饲养,降低死亡率(

3.死羊无害化处理

只有死羊要深埋,撒上大碱(碳酸钠),严格执行“四禁一治”的无害化处理原则(

4.预防

加强饲养管理,不从疫区引进绵羊。如果出现疫情,应封锁该区域,隔离和消毒,并小心保管。羊圈e疾病区域或受威胁区域应定期接种疫苗(

本文由(养殖信息网)栏目整理发布:http://www.yangzhixinxi.com     养殖网     养殖项目

养殖新闻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养殖交易信息
养殖百科 查看更多
养殖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