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养殖信息网 - 首页 - 养殖资讯 - 养殖新闻 - 小尾寒羊链球菌病与羊痘混合感染的诊治方法

小尾寒羊链球菌病与羊痘混合感染的诊治方法

编辑:养殖网 浏览: 282次

2014年4月23日,新山羊场从山东引进95只小尾寒羊。5月6日开始发病,根据流行特征、临床症状、病理改变、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继发性羊痘链球菌病。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后,疫情得到控制。具体发病率介绍如下:

1.发病率

自2014年5月6日以来,引进的小尾寒羊一直患有抑郁症,进食量减少或没有进食,体温升高至41~42℃,结膜充血,眼睑红肿。眼泪、鼻漏、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1~3天后,红斑出现在病羊眼、鼻、唇、耳、生殖器、四肢和尾巴内侧的无毛或无毛部位。1~2天后,发展至黄豆或蚕豆大小,从皮肤表面的硬丘疹中凸出,溃疡后逐渐形成水泡或脓疱,最后形成皮疹。病羊呼吸急促,喉咙和下颌下淋巴结明显肿胀,有时携带粘液或血液。有的病羊咳嗽,走路不稳,最后躺在地上,体温下降,磨牙,呻吟,抽搐而死。有些母羊流产了

使用头孢曲松、板蓝根和羊痘康治疗该病。发病率死亡17例,发病率27.4%,死亡率65.4%(病理改变

解剖3只死羊。常见的病理改变为各器官大出血,浆膜表面有较厚的纤维素渗出物,口、鼻、支气管等器官有不同数量的麻点和出血,下颌下、股、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出血,肺部有干酪样结节和卡他性炎症,腹腔和心包有大量淡黄色渗出物,心内膜和心内膜有小出血,肝肿大呈土黄色,边缘钝圆,胆囊增大2~3倍,胆汁增多外渗、真实胃粘膜中的圆形或半球形固体结节、弥漫性出血和肿胀、肠出血、肾脆软(

3.诊断

3.1细菌学检查

取丘疹组织涂片并用Giemsa染色。显微镜下可见椭圆形或类圆形的红紫色或浅青色包裹体;无菌采集死羊肝、脾、肾涂片,干燥固定,革兰氏染色镜检,革兰氏染色阳性,呈球形、双球形、短链或单分散链球菌

3.2培养检查(。对单个菌落的显微镜检查显示革兰氏阳性球菌为ar单独或成对排列,少数排列成3~5条短链(

4.防控措施

病羊应立即隔离处理,防止交叉感染。对被污染的场所、环境和用具,应采用2%的热火碱液和100种毒物交替进行彻底消毒

用0.1%高锰酸钾溶液清洗病羊皮肤上的痤疮,用碘甘油或紫罗兰溶液3~4次/天。水泡或脓疱破裂后,用3%赖氨酸或石炭酸清洗,然后涂抹磺胺软膏,每天两次。同时给病羊注射羊痘益智灵血清抗体,10~20ml/次或每只绵羊皮下注射,并将健康绵羊的剂量减半。每7~10天将羊痘-鸡胚弱毒疫苗注射到所有绵羊的尾部或股动脉内皮内

病羊肌注盐酸克林霉素0.2~0.3ml/kg,黄芪多糖0.2ml/kg/kg/kg,每日2次,连续5天。严重者给予退热、强心、补液、补充维生素等对症治疗。在500ml 5%葡萄糖生理盐水中加入0.5~2.0g咖啡因钠、10ml维生素C10和0.5mg地塞米松,饮用水中加入电解多维盐和口服补液盐

数据包络分析d)对绵羊、解剖羊进行深埋或火烧,及时清除病原体,切断疫病传播途径(经采取上述控制措施后,10天后,绵羊逐渐恢复健康

5.小结

造成本次疫情的主要原因是长途运输、连续降雨、饲养环境和饲料突变、绿色饲料缺乏、维生素供应不足,导致绵羊的应激和免疫力下降。此外,购买的绵羊未被发现,未调查其所在区域是否为非疫区,未做好检疫、隔离和补充豁免工作

绵羊痘病毒具有很强的耐受性。它能在牲畜和环境中长期存活,在疥疮中能存活数年,在羊舍中能存活6个月,在羊毛中能存活3个月。因此,每年春天和秋天,手头的羊都应该接种活羊痘疫苗。在治疗过程中,应使用特定的药物,采取病因、对症治疗等综合防治措施,并根据治疗过程及时进行治疗,以降低死亡率,保证治疗效果(

关于作者:尹广全(1972-),男,出生于黑龙江省克山市,本科学历,兽医博士,主要从事基层兽医卫生工作(

尹广权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黑龙江省克山县河南乡畜牧兽医综合服务站161600)

本文由(养殖信息网)栏目整理发布:http://www.yangzhixinxi.com     养殖网     养殖项目

养殖新闻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养殖交易信息
养殖百科 查看更多
养殖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