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产期一般是指从分娩前21天到分娩后14天。前三周是围产期早期,也称为晚期干奶期,后两周是围产期晚期,也称为哺乳期早期。围产期奶牛经历了干奶、日粮结构变化、饲养环境变化、分娩和产奶等生理代谢变化。饲养管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泌乳周期产奶性能的发挥和经济效益的提高。由于许多农民不了解围产期奶牛的需要,饲养方法与杜尔相同乳品生产不稳定,缺乏必要的调整和改变,造成一系列疾病和经济损失。具体了解:奶牛围产期后期的饲养方法及围产期奶牛的饲养管理要点
1.围产期后期奶牛的生理变化
奶牛进入围产期后期。随着产犊和泌乳,生理状态和内分泌会发生显著变化。奶牛从妊娠末期开始进入泌乳早期,血浆胰岛素水平降低,生长激素水平升高,这两种激素水平在分娩期间波动剧烈。在妊娠末期,血浆甲状腺素浓度逐渐升高,分娩时下降50%左右,分娩后开始升高,而血浆雌激素水平在妊娠末期升高,分娩后立即下降。另外,奶牛妊娠末期采食量减少,会影响奶牛的新陈代谢,因此奶牛必须利用体脂来维持泌乳需求,导致能量负平衡(
2.围产期后期奶牛的饲养
奶牛产后主要饲喂粗饲料,但应提供优质易消化的粗饲料进行免费饲养。浓缩液也应该是rep添加泌乳饲料,应根据奶牛的采食量、泌乳水平和乳房状况调整喂养量。奶牛在围产期的饮食变化很大。它们在分娩后主要使用粗饲料,然后逐渐过渡到精饲料。围产期后期,奶牛食欲差,瘤胃微生物和瘤胃乳头的生长需要2周左右才能适应饲料的变化。在此阶段,奶牛应注意提供营养浓度高、适口性好的优质日粮,日粮中粗纤维含量应不低于18%,以保证奶牛瘤胃健康(
随着奶牛食欲的恢复,采食量和产奶量增加,摄食量也逐渐增加。围产期后期奶牛日粮营养应均衡,氮平衡和精粗比应尽可能适当。同时,应注意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供应。一般要求该阶段每公斤日粮干物质中钙0.6%,磷0.3%,粗精比60:40,粗蛋白17%,粗纤维含量不低于18%。喂食时,注意控制饮食中的水分含量,以免影响食欲干物质摄入量。如果饲喂完全混合的日粮,要求含水量为15%~50%(
饲料添加剂应合理使用。奶牛在围产期饲喂高精度日粮,容易产生精料过量消耗,导致瘤胃发酵异常,不仅影响瘤胃健康,而且影响牛奶质量。因此,在饲喂高精饲料时,要给它们饲喂瘤胃酸缓冲液,如碳酸氢钠,以缓冲瘤胃的酸性,保证瘤胃健康。此外,丙二醇的使用可以预防奶牛酮病,提高干物质摄入量和产奶量;一些瘤胃脂肪也可以喂养,以避免能量的负平衡奶牛
3.围产期后期的管理
围产期后期奶牛的生理状况、营养和代谢水平与其他阶段不同。因此,奶牛需要分组单独饲养,这不仅便于饲养,而且便于产后监测、营养调节和提高t工作效率。此外,对围产期奶牛进行群饲也有利于提高采食量,这对初产奶牛尤为重要。但在分组过程中容易产生应激反应,不利于奶牛的健康和产奶。因此,有必要正确地进行集团转移工作,尽量减少群体转移压力的发生。如果在夏季进行群转,应选择湿度相对较低的时期,并保证群转后奶牛有一个恢复期(
奶牛在产犊期间消耗大量体力,免疫力和抗病力降低,而且他们容易生病。单独分组喂养便于产后观察、监测、营养和管理调节。分娩后观察奶牛,包括奶牛的采食量和喂养情况,有无食欲不振、急食、挑食等现象。如发现异常,应采取有效措施l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采取调整措施;观察奶牛子宫分泌物的状态,如面部颜色和气味,避免生产后发生生殖系统疾病,影响健康和产奶量;观察奶牛体温,每天按时测量体温,观察奶牛是否感染或患有子宫内膜炎、阴道炎等疾病;观察奶牛的反刍和排泄情况,可以判断粗饲料是否合适,饲喂量是否满意(
科学挤奶:奶牛应在分娩后挤奶前丢弃前三次奶。牛奶中的细菌含量超标,会污染牛奶挤奶会影响奶牛的品质。而在初次挤奶时,要注意不要一次挤奶,以免引起奶牛乳房严重肿胀和乳腺炎。一般第一次挤奶可以挤2公斤,第二天每次挤1/3,第三天挤1/2,第四天挤。母牛产后乳房水肿更为严重。因此,有必要加强热敷和按摩,并在每次挤奶前进行适当的热敷和按摩,可有效提高产奶量。确定每日挤奶次数,一般一天3次,并在挤奶前做好清洁消毒工作重新挤奶,做好挤奶后的乳房护理(
加强奶牛的日常管理。舒适的饲养环境可以提高奶牛的健康水平和产奶量,也非常有利于奶牛产后的快速恢复。因此,有必要加强奶牛场环境管理,加强牛舍通风,保持牛床清洁干燥,每天用消毒剂对牛床消毒一次,以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感染,防止乳腺炎的发生。保持料槽和饮水装置清洁,定期消毒,经常更换草料和被褥。每天刷牛体1~2次是的。一方面可以保持奶牛机体的卫生,另一方面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抵抗力,提高产奶量(
奶牛围产期喂养管理要点
Ⅰ。围产期前
1.有限补钙。奶牛应在分娩前半个月内饲喂低钙日粮,使日粮中钙含量降低到正常饲喂量的1/3~1/2。这种喂养方法能将奶牛骨骼中的钙转移到血液中,能有效防止产后瘫痪的发生(
2.精粗平衡。分娩后的头几天不要喂得太饱,以免出现酮尿症。最大馈线此阶段精料的添加量不应超过奶牛体重的1%,此外,应保证足够的粗饲料,每天饲喂2~3kg优质禾本科干草,以促进瘤胃及其微生物区系的功能,并防止造口移位(
3.尽量保持饮食类型的一致性。调整围产期早期的饮食种类,使之与围产期晚期的饮食相一致,特别是可能有适口性问题的饲料,如逐渐添加瘤胃脂肪等添加剂,从而减轻产后应激对奶牛日粮结构的改变(
4.提高日粮蛋白质水平。日粮粗蛋白水平应调整为12%~15%。在围产期早期增加日粮蛋白质含量,可提高乳蛋白的产量和百分率,降低酮症和死胎的发生率(
5.添加阴离子盐。为了预防产后低钙血症,减少由此引起的一系列代谢紊乱,如干物质摄入减少、胎盘滞留、产奶热、真胃移位、酮症等,应用最广泛、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添加阴离子盐,将奶牛尿pH值降至6.0~6.5,这样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加入阴离子盐2~3天后,即可测定尿液pH值。测定方法为采集尿样饲喂2~4h后,用pH试纸(
6)测定。提高饲料中镁、磷的含量。低血镁和低血磷也经常引起围产期奶牛的牛奶热。在围产期早期饲喂含镁量为0.35%~0.40%的日粮,可防止产后血镁浓度降低。每头奶牛每天饲喂40~50克磷,可满足对磷(
7)的需求,禁止饲喂缓冲液和控制食盐量。由于钠、钾是强碱性阳离子,一方面会增加粗粒中RH、阳离子的平衡,容易引起血钙过低的发生率,另一方面也会引起血钙过低一方面,它会大大增加产后乳房水肿的发生率(正确地运动。运动结合适量的光照有利于奶牛的健康,也有利于减少和防止流产(
9.爱护轮胎。为防止流产难产,应保持饲料的新鲜度和质量,不供应冻烂变质的饲料,冬季不喝过冷水,及时防治一些生殖系统疾病。必须分开喂食,以防止拥挤和坠落造成流产(
10.保持动物清洁。母牛在怀孕期间有很强的皮肤新陈代谢能力,而且容易怀孕皮肤鳞片。每天应加强刷洗和擦拭,促进血液循环,使牛更加温暖、温顺、易于管理。围产期晚期
1.逐渐增加饮食,提高蛋白质和能量水平。为了恢复身体状况,应逐渐增加饮食,增加饮食中的蛋白质浓度和能量水平。日粮中粗蛋白含量可达18%~19%。前两周的精矿添加率约为每天0.5kg。不要太快,否则会引起一系列问题,如瘤胃中毒、真胃移位、乳脂率下降等。瘤胃脂肪的添加可提高能量水平,补充量控制在干物质的2%~3%
2.饲喂优质粗饲料。每天喂2~4kg优质长干草,最好是苜蓿,长度不小于3cm,以保证瘤胃充盈和健康功能(
3.添加缓冲液。通常,小苏打和氧化镁一起使用。小苏打与氧化镁的比例为2~3:1。氧化镁的添加量为40~90克/天(
4.观察子宫排泄物。胎盘排出通常需要10个多小时。为了促进恶露的排出,应立即喂服5~8公斤的益草水(用益田1000克煮沸)rass),添加250g红糖效果更佳。如果胎盘长时间不脱落,或有异味和排泄状态异常,应及时处理。如果粪便稀、灰、臭,说明瘤胃功能异常。应适当减少精料,促进奶牛对粗饲料的饲喂(
5.产后挤奶。奶牛产后第一天的产奶量应为日产奶量的1/3,从第二天到第四天到第五天逐渐增加,在泌乳和消化功能恢复后正常泌乳,可有效预防乳热(
6的发生。记录体温。奶牛的正常体温为37.5~39.1℃。如果气温升高,奶牛可能患乳腺炎或其他传染病或代谢性疾病,应及时治疗(
7.环境卫生。保持牛棚清洁干燥,保证足够的清洁饮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