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书岩
(黑龙江省黑河市农垦区九三管理局七星堡农场畜牧部)(黑龙江省黑河市161435)
文件识别码:B
货号:2095-9737(2016)07-0119-01
作者简介:冀书岩(1981-),女,辽宁彰武人,本科,兽医博士,研究方向:畜禽疫病防治(
奶牛副结核病称为“奶牛副结核性肠炎”,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B类传染病。中国也将其列为两种动物疾病。这种疾病的流行和发生可以改变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对乳品业的发展和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要坚持及时诊断、早隔离、坚决杀灭的原则,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本病病原为副结核分枝杆菌,分离培养生长缓慢,对外界不利环境的抵抗力强于结核分枝杆菌,能在寒冷潮湿的环境中长期存活。例如,它可以在粪便中存活11个月,在污水中存活9个月。这种细菌对热和普通化学物质敏感。可在10%~20%的漂白液中杀灭20分钟. 它几乎不耐湿热。该病多为散发性或地方病,没有明显的季节特征。但春秋两季发病率较高。规模化奶牛场奶牛发病率高于散养牛。这种疾病一旦在牛身上流行,就很难根除。病牛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在发病和潜伏期,细菌可以排出体外。病原菌可通过粪便、牛奶和尿液排出,污染周围环境、饮用水、电器等,牛感染了该病进食受污染的饲料和饮用水后,通过消化道缓解。此外,它还可以通过乳汁感染幼畜或通过胎盘垂直感染胎儿(
2临床和病理变化
疾病的潜伏期从几个月到15年不等。发病初期主要症状为间歇性腹泻。经对症治疗,症状可在短时间内缓解。但当产犊、气候突变、饲料变化等因素引起应激反应时,临床症状会反复出现,最终演变为顽固性腹泻。2~3周后病情加重,转为持续性痢疾。它排出带有恶臭和血液、气泡、粘液或血块的粪便。在严重病例中,可能是对药物治疗不敏感的喷射性痢疾。随着疾病的发展,临床症状逐渐恶化,病牛的下颌和下垂皮肤出现水肿、脱发、眼沉、食欲不振甚至浪费。身体明显消瘦,肌肉萎缩,贫血,泌乳量和乳质量下降,甚至停止泌乳。最后,病牛无法站立,死于系统性衰竭(
。尸检可见,主要病变发生在空肠、回肠、前结肠和肠系膜淋巴结,尤其是回肠。肠壁增厚,质地变硬坚硬,有明显的隆起和皱褶,与大脑的皱褶相同。肠浆膜、肠系膜水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表面灰白,质地柔软,湿切片,黄白色坏死结节,无干酪样变性。心脏、肝脏、脾脏、肾脏和其他器官没有明显的器质性病变[繁殖网站:www.nczfj。COM/](
3诊断
细菌学诊断:将含有粘液的粪便直接制成接触片,用玻片进行抗酸染色,镜检可发现细菌。送检粪便中无粘液的,应当进行粪便细菌采集。取待检粪便15~20g,加入取0.5%氢氧化钠溶液45~60g,充分混合,在55℃水中乳化30min,取一定量上清液,以looor/min离心除去沉淀物,3000r/min离心30min除去上清液,涂抹沉淀物,固定火焰,抗酸染色后镜检示病原菌(
ELISA检测:待检血清样品应先与草分枝杆菌提取物相互作用,消除非特异性干扰因素,再加入涂有副结核抗原的ELISA平板。当样本中有副结核抗体时,将其与ELISA平板结合,然后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添加e标记抗体。最后,通过与标准血清
4种预防措施
的颜色反应比较,可以判断和诊断未知样品的阴阳。病牛在疾病后期常有临床症状。如果没有有效的治疗,被感染的牛最终会死亡。死亡率一般为3%~10%。根除该病的唯一途径是检测、隔离或消灭该病(
加强饲养管理:定期用生石灰、赖氨酸、漂白粉、石炭酸等消毒剂对牛舍、通道、水槽、用具和游乐场进行消毒,切断病原菌的传播途径。合理匹配饲料以提供rich和充足的营养,从而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观察牛的情况,对疑似感染牛及时诊断。病牛应在分娩后立即与小牛分开,并由专人饲养。用健康奶牛的奶喂养小牛。经常对犊牛舍进行清洁消毒,保证犊牛有良好的饲养环境(
加强检疫:疫区内不得购买牛,对新引进的牛严格隔离检疫。隔离期届满,检疫合格后,可以混养。每年定期对整个畜群进行检疫。如果是肯定的如果发现牛,应立即隔离和喂养。对开放性副结核病牛要坚决屠宰,并对其饲养场所和用具进行彻底消毒。假设健康的牛,在观察和临床检查的基础上,每三个月进行一次过敏反应,阴性的牛连续检查三次,作为健康牛,可以饲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