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养殖信息网 - 首页 - 养殖资讯 - 养殖新闻 - 奶牛副结核病的临床症状 奶牛副结核病的诊断与预防

奶牛副结核病的临床症状 奶牛副结核病的诊断与预防

编辑:养殖网 浏览: 318次

该病是一种可造成严重经济损失,需要严格控制和扑灭的传染病。该病的潜伏期从6个月到15年以上不等。因此,奶牛在感染该病后的一定时期内没有任何临床症状。大多数奶牛在产犊后出现临床症状,最常见的是3岁的奶牛。奶牛感染结核病可及时发现,及早消除,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以下是一个具体的例子:奶牛疾病的诊断和预防(家庭感染

作者选择了全国8个新老专业化奶牛场和1个奶牛社区调查区域。新建的养牛场从智利购买了594头种牛,2015年8月,一家公司采集了整群牛的血液,用ELISA法检测副结核。共检测出血血清阳性牛60头,疑似牛60头,阳性率10%;据调查,在另外三个大型奶牛场和一个奶牛社区共检测到4000份血清样本。血清阳性奶牛分别为200头、82头、77头和70头。最高阳性率为19.1%,最低阳性率为2.3%;此外,还通过电话了解了四个新的现代牧场。在5000余头奶牛血清标本中,阳性检出率最低为1.2%%. 临床症状及危害

临床症状:根据现场观察,潜伏期血清阳性牛无明显症状,体态良好,毛色鲜艳。根据现场兽医介绍和相关资料记录,该病的潜伏期从几个月到几年不等。症状通常发生在18个月以上至2-5岁。临床表现为间质性痢疾至持续性水样腹泻、腹泻、恶臭。由于长期腹泻,病牛将出现低蛋白血症,表现为下颚水肿、胸部下垂和腹部下垂。病牛在p身体状况良好,被毛干燥,背部、尾部、腹部两侧、肋骨和臀部有稀粪。产奶量显著下降或停止泌乳,病牛死于全身无力。特征性的病理变化是肠粘膜增厚和脑回状皱褶的形成(

危害:据奶牛场总经理介绍,目前副结核病是该牧场牛被淘汰的主要原因。每年淘汰80—90头病牛,造成损失近百万元。该病于2011年首次发现,各项血清学检测阳性率约为20%,最高可达70%最高23%。新建奶牛场由于没有出现牛的临床症状,危害不明显。此外,感染牛的终生产奶量比ELISA检测阴性牛低4000kg;ELISA阳性牛跛足的阳性率是阴性牛的5倍。乳腺炎的发病率是阴性乳腺的2倍。消化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是阴性奶牛的1.8倍,严重威胁着养牛业的发展

3,总结

,通过初步调查了解8例奶牛和1例奶牛的现状奶牛场的主要特点如下。一是老牛场的感染率和危害程度较新牛场严重;二是规模化奶牛场和社区的感染率和危害程度较分散农户严重;第三,成年牛、成年牛和奶牛的临床症状很少,符合该病的特点。原因是该病虽然是两种动物疾病,但由于不是人畜共患病,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对于该病的持续性腹泻,一些养牛场将其作为习惯性腹泻进行对症治疗。如果不能治愈的话好几次,牛都会被淘汰。这一过程还导致污染的扩大和同一批牛的持续感染。一些养牛场明知有这种病,但采取的防控措施有限,隔离措施难以到位,没有特效药物,又缺乏有效疫苗,防控难度大。此外,近年来,该省大规模现代化牧场建设的推进、奶牛场规模和密度的增加以及预防工作的松懈也促进了该病的发展。该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直接因素之一为了降低奶牛的生产性能,影响乳品业的发展(

4.针对该病,作者咨询了国家有关部门的专家学者,以及相关资料、法律法规。目前,中国没有合法有效的疫苗,也没有批准从国外引进预防和治疗该疾病的疫苗。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以下防治措施。是的,有临床症状,副结核病或血清学试验阳性的奶牛应及时清除,肉尸和内脏应均应按照《畜禽疫病肉尸及制品无害化处理规范》(gb16548-1996)进行高温处理。目前国家还没有对该病进行补贴,现在只能通过参加保险公司(

对血清学试验阳性但无临床症状的牛进行标记、注意观察、隔离,给予一定补偿,出现临床症状时立即采取消毒和消除措施;加强日常消毒工作,严格对病牛排泄物进行消毒(根据相关资料,1头牛的排泄物可污染50头牛),用3%的烧碱水清洗消毒,避免污染环境环境与饲料;培育负储备牛。4个月以下的小牛严格与成年牛隔离。犊牛不能用产后初乳喂养,普通牛奶在喂养犊牛前必须消毒或发酵。副结核分枝杆菌易于在酸性土壤环境中生存和繁殖,因此应尽量改变牧场土壤的酸性环境,使其保持在碱性水平。鼠类控制应该在牧场进行,因为鼠类会通过污染饲料传播疾病。如果条件允许,受污染的牧场可在每年春秋检疫期间同时进行肺结核和副结核皮内过敏试验,以消灭结核病e阳性牛;用ELISA法对该牧场15个月以上的牛进行筛选,并对阳性牛进行标记。必须消除连续两次试验呈阳性且有临床症状的牛(

1.奶牛副结核的症状

这种疾病的早期症状是体温正常的间歇性腹泻,临床症状难以与其他腹泻病鉴别。对症治疗或怀孕后,症状可短时间控制,但一旦出现产犊、气候剧烈变化、饲草变化等应激反应,立即出现临床症状,经多次反复发作,转为顽固性腹泻ea公司。间歇性痢疾持续2~3周,很快恶化为持续性痢疾。痢疾粪便中含有明显的血、泡、粘液和臭味。在严重的情况下,它是喷射性痢疾,对药物治疗不再敏感。症状也逐渐加重,头发变色,下颚和腹部水肿。下颌骨和胸叶水肿、脱发、体重增加缓慢、体重明显减轻、泌乳减少或停止、空孕延长是常见的。眼球凹陷,有一定的饮酒欲望,食欲不振,甚至浪费,不喜欢吃精制材料,严重消瘦至“皮骨”,并有间歇性发热、肌肉萎缩、流泪、血钾红等症状m、 血钙,白细胞减少,贫血等最后,如果你不吃,你就受不了。感染人群的死亡率每年可达10%

2,预防

是本病的重点。应该对这种疾病进行预防。在引进奶牛时,应进行检疫,以确认健康可以引入奶牛,及时发现并及时消除当地感染的牛,并为新生小牛接种疫苗

2.1对所有奶牛进行检疫,并及时清除感染奶牛。早期症状不明显,易与其他腹泻病混淆。因此,实验室诊断应结合临床症状及及时诊断。为了尽快发现病牛并将其消灭,以免排出的细菌感染其他健康牛。因此,所有奶牛应每年至少接种两次副结核疫苗。目前主要有两种检测方法,细菌学诊断和过敏性诊断。我们常用的诊断方法是过敏诊断法(

(1)材料:剪刀、游标卡尺、5ml注射器和针头、75%酒精棉球、记录本等(

(2)药物:副结核杆菌素,由中国兽药监督所(

(3))操作方法制造:试验动物数,在1/3的中间切皮肤。颈部直径约10cm,用卡尺测量原始皮肤厚度,做好记录,部分部位用酒精棉球消毒。用无菌注射用水将副结核杆菌素稀释至0.5mg/ml,皮内注射0.1ml。如果皮下注射或溢出,则在距原注射点8cm处再注射一次(

(4)结果判定:注射72小时后观察反应,检查注射部位是否有发热、肿胀、疼痛等炎症反应,用卡尺测量注射部位皮肤厚度。阴性反应:注射部位迟发过敏反应时间或炎症反应不明显,皮肤增厚区别在于≤ 2.0mm(

阳性反应:局部炎症反应,皮肤厚度差异≥ 2mm,判定为阳性;局部炎症反应不明显,皮肤厚度差2.1-3.9mm。3个月后根据情况重新检查,如果皮肤厚度差异仍然存在,则在注射部位另一侧的相应部位进行相同的操作≥ 72小时后,判断为阳性,应立即消除

,如果考虑肺结核感染的可能性,我们可以对结核菌素在副反应的颈部另一侧进行过敏试验。72小时后,结果是过敏反应的一侧皮肤边缘较大的反应是病牛的传染病

患有副结核的奶牛一旦被隔离,应及时清除,并将现场和牛粪、牛棚、饲养槽、,2.2犊牛接种疫苗防治奶牛副结核的核心主要是预防新生犊牛感染。因此,养牛场的新生犊牛应进行免疫接种。免疫方法:犊牛出生后一周内,剪胸消毒后,皮下注射疫苗可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es

除上述预防措施外,还应采取以下辅助措施:加强饲养管理,增强抵抗力,特别是给予幼牛足够的营养;对可疑动物进行粪便细菌检测;及时清理谷仓;分娩后,立即将小牛与病牛分开隔离;不要喂病奶,但要喂健康奶或消毒奶(

本文由(养殖信息网)栏目整理发布:http://www.yangzhixinxi.com     养殖网     养殖项目

养殖新闻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养殖交易信息
养殖百科 查看更多
养殖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