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养殖信息网 - 首页 - 养殖资讯 - 养殖新闻 - 奶牛中暑的病因、症状与防治方法

奶牛中暑的病因、症状与防治方法

编辑:养殖网 浏览: 396次

黑龙江省农垦建设三江管理局施建华

(859)农牧公司、黑龙江佳木斯156326

1病因学

奶牛对外界环境的抵抗能力较弱,特别是耐热性较差。高产奶牛一般在5~25℃生长良好,特别是6~18月龄的高产后备奶牛耐热性最弱。只要温度超过27℃,就会降低采食量,影响产奶量;当温度达到或超过32℃时,产奶量会迅速下降,一般下降3%-20%或更高,有的甚至会停止产奶。这种疾病的根本原因是环境污染耳鼻咽喉太潮湿闷热,牛的身体不能正常散热,导致体温显著升高。此外,饲养管理不当、使用不合理也是直接促进该病发生的因素(

饲养管理不当、未及时采取防暑降温措施。夏季容易出现湿热天气。室内通风不良,未安装防暑降温设施的;或房屋潮湿阴暗,面积过小,饲养密度过大,相互拥挤;运动场上没有遮荫棚,奶牛们在一个没有阴凉、没有空气的环境里呆了一段时间长时间;没有合理的用途,也缺乏饮用水(

奶牛体质差。奶牛的体质以抗寒性和耐热性为主。由于体形较大,单位重量散热面较小,皮肤组织和外套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汗腺不发达,只有少量的热量可以通过皮肤蒸发;人体在产奶、饲料利用和劳役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热量。所有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奶牛的热敏感特性。如果奶牛的环境温度达到27℃以上,就会出现严重的热应激,进一步加剧奶牛的热应激吃中暑。尤其是奶牛体格欠佳时,如肥胖症过多,产量高,产后血钙过低导致瘫痪,或在高温高湿环境下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临床症状

轻度中暑:病牛情绪低落,食欲减退,四肢无力,行走不稳,反应迟钝,瘤胃蠕动缓慢,易怒,口渴加剧,喜欢喝冷水,排汗多,而且体温基本正常或略有升高。如果你及时离开高温环境,并采取一些措施来消暑降低温度,通常可以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少数病牛体温升高,口腔黏膜、结膜潮红,皮肤发热。有的还将出现呼吸循环衰竭的初期症状,如大量出汗、皮肤湿冷、脉搏加快等(

严重中暑:病牛表现为轻度中暑症状,有的症状较急,四肢不停抽搐、共济失调、肌肉震颤或腹泻,突然昏迷倒在地上,皮肤冰冷,出了很多汗;有些人走路、荡秋千,甚至昏倒。典型症状为高热、皮肤干燥、无汗、呼吸加快、乏力、脉搏跳动每分钟140次左右,肛温可达41.5℃以上,瞳孔明显缩小,但最后出现扩张,对光反射不敏感或完全消失;有些人情绪激动,体温明显升高,皮肤温度升高。直肠检查有烧灼感。他们只能躺在地上,站不起来,眼球突出,头颈突出,呼吸浅而快,非常困难,而且心率加快。随着症状的进一步恶化,他们最终将死于严重抽搐[繁殖网站:www.nczfj。

3预防和治疗方法

奶牛中暑应立即转院o阴凉通风处,注入适量冷盐水,全身表面撒25℃的清水,或头上撒冷水。凉水也可用于灌肠(

光照治疗:可配制精华水,即取精华液3mL,与洛克水混合均匀,再喷于牛群中,每头喷2公斤溶液。中暑轻微时,可喷洒1~2次以减少中暑,并加强护理,恢复正常。通过向病牛喷洒精油,牛群可以通过呼吸道吸入体内,从而起到醒脑解热的作用。在一个另外,病牛还可喂5公斤西瓜汁,即西瓜去皮、去籽,完全捣碎后,再喂给病牛或让病牛自由饮用(

重症治疗:病牛颈静脉放血500~800毫升;用喷雾器在15~C清水下25升8喷冷却,从头部到全身,需要重复多次,间隔约10~15分钟。肌注地塞米松注射液15ml和安乃近注射液40ml;静脉注射0%葡萄糖、500ml.9%生理盐水、40ml维生素C、20ml咖啡因钠混合液1次;4小时后,体格恢复,大脑意识恢复正常,体温下降sed至正常水平,然后进行巩固处理,以确保完全恢复(

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牛棚必须定期清洁,粪便污垢必须定期清除,并且必须采用浓缩累积发酵进行灭菌。夏天蚊蝇多,很容易传染疾病。必须及时喷洒杀虫稀释剂,及时杀灭蚊蝇。每天给牛刷牙可以增加散热。牛棚、操场、挤奶场应保持阴凉,保证身体健康和正常产奶。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采取适当的降温方式被选中。比如,运动场可以建树冠,可以种植高大树木遮荫,有效减少太阳辐射,但树木不能种植过于密集,以免影响通风。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铺设黑色遮阳网;牛棚的门窗经常打开;如果可以安装电风扇,特别是在极热区域,也可以安装喷雾设施和湿帘;适当减少喂入量(

调整饮食结构:在炎热的夏季,可适当增加优质粗饲料的喂入量,喂入适量的渣,具有良好的防暑降温效果;更多的玉米和豆子可以用来做早餐e添加到浓缩液中,可控制蛋白质含量增加4%左右;添加适量全棉籽,保证脂肪含量增加到5%左右,并补充0.8%氧化镁和1.5%碳酸氢钠;确保饮食中的干物质包括1.50%的钾、0.50%的钠和0.32%的镁作为矿物质补充(

本文由(养殖信息网)栏目整理发布:http://www.yangzhixinxi.com     养殖网     养殖项目

养殖新闻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养殖交易信息
养殖百科 查看更多
养殖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