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养殖信息网 - 首页 - 养殖资讯 - 养殖新闻 - 围产期奶牛的饲养管理技术方法

围产期奶牛的饲养管理技术方法

编辑:养殖网 浏览: 388次

奶牛围产期是指从分娩前15天(围产期早期)到分娩后15天(围产期晚期)的期间。在这一阶段,奶牛受到营养、生理、代谢等方面的压力,抵抗力下降。最容易发生代谢紊乱和生殖系统疾病。因此,在这一时期,既要保持奶牛的健康和胎儿的生长发育,又要兼顾随后产奶量和卵巢功能的恢复。在饲养方式方面,在维持膳食平衡的同时,应提高精矿蛋白质含量,降低粗纤维含量,为提高瘤胃D奠定基础。消化能力。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哺乳期奶牛的饲养和管理方法(

1.围产期的概念和重要性

现代养牛业认为,围产期是指分娩前后21天的时期,其中产前21天为围产期,产后21天为围产期。近年来,也有理论认为围产期可延长至分娩前后30天。围产期是新的哺乳期的开始。奶牛在围产期经历了一系列的应激,如饮食结构的变化、分娩、环境的变化和泌乳等。因此,这一阶段也是一个多阶段各种代谢和生殖疾病的时期。围产期饲养管理的质量和精细化将直接影响奶牛整个哺乳期的生产性能和健康(

2.围产期奶牛的变化

2。。1瘤胃变化

干奶期奶牛的日粮以粗饲料为主。与哺乳期相比,瘤胃丙酸生成量减少,瘤胃乳头状突起大大缩小,干奶前7周瘤胃吸收面积将减少近50%,导致瘤胃吸收挥发性脂肪酸的能力降低。乳头状突的恢复需要4-6周。产乳酸菌i的适应率瘤胃饲喂高淀粉饲料比饲喂乳酸降解菌快。因此,应逐步增加精料的投喂量,增加瘤胃中淀粉和乳酸降解菌的数量,从而恢复乳头状突起,增加瘤胃吸收面积,降低因饮食结构改变引起的瘤胃酸中毒和蹄病的发生率

2。。2采食量的变化

由于准备分娩和哺乳,奶牛的内分泌在围产期早期会发生显著变化。一方面,现阶段胎儿对营养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在怀孕初期母乳也开始合成在这个阶段,激素的分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另一方面,快速生长的胎儿会对奶牛的消化器官产生巨大的生理压力。上述应激导致奶牛在分娩前1周左右干物质摄入量急剧下降,分娩后2周左右逐渐恢复。低采食量会导致奶牛能量严重失衡,导致脂肪肝、酮症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增加,影响奶牛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2。。围产期奶牛身体状况的变化可以直接反映奶牛所饲喂的营养物质是否能满足其生产需要泌乳需要(

在围产期早期,适当的体脂储备对于在泌乳高峰期获得较高的产量非常重要,但在围产期不要使牛过度受精。围产期早期过度生育可能导致难产和多种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在围产期后期,由于采食量缺乏恢复,奶牛摄入的营养物质不能满足泌乳的需要。这时,奶牛会调动大量的体脂进行哺乳,身体状况会迅速下降。一般来说,第一胎母牛的产前身体状况评分不超过3.75分,一般不会导致难产。许多研究结果表明,围产期早期牛的体况评分维持在3.25~3.75,围产期后期

2的体况评分维持在2.5~3.25较为理想。。4能量和蛋白质需求的变化

在围产期早期,胎儿生长迅速,对能量和蛋白质的需求不断增加。但由于食物摄入量严重下降,能量和蛋白质供需失衡,产后能量负平衡严重。为满足这一阶段奶牛的营养和能量需求,应降低日粮负浓度,以满足这一阶段奶牛的营养需求。此外与初产牛相比,初产牛体型较小,其人体营养物质不仅能满足胎儿生长的需要,还能满足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因此,初产奶牛对能量和蛋白质的需求高于初产奶牛(

3.围产期奶牛的饲养和管理

3.1围产期早期奶牛的饲养和管理

3.1.1围产期早期奶牛的饲养

围产期早期奶牛的饲养应以奶牛健康和日粮结构为中心,从高纤维向高精料转变,促进瘤胃微生物和瘤胃乳头的恢复,同时减少应激引起的应激反应通过改变饮食结构,刺激自身免疫系统,降低产后代谢性疾病的发生率(逐渐增加精料的投料量,提高日粮能量和蛋白质浓度:奶牛进入围产期后应开始逐渐增加精料在日粮中的比例。一方面能使瘤胃微生物逐渐适应高浓度饮食,使饮食结构尽量与围产期后期的饮食保持一致,减轻产后饮食结构突变引起的应激;另一方面,由于临近交货期,电子商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奶牛的内分泌系统,导致进入围产期后干物质摄入量急剧下降,但同时,其对营养素的需求量也在增加。因此,在围产期早期,应适当提高膳食能量浓度,并做好一定的能量储备,以应对产后能量负平衡。需要注意的是,围产期机体组织中的蛋白质储存不仅有利于乳房和胎儿的发育,还可用于动员和产后代谢性疾病的发生率(保证日粮中优质粗饲料的供应:日粮中充足的有效纤维含量非常重要对围产期奶牛瘤胃健康至关重要。建议在奶牛围产期早期日粮中添加2.5~3.5kg优质饲料和10~15kg全株青贮玉米饲料,以保证瘤胃的正常功能和瘤胃中纤维降解菌的活性。同时,TMR日粮中的饲料长度不得小于5cm。饲料在使用前应经过切草机预处理,以保持饲料在瘤胃中的消化率和奶牛的采食量(

降低饲料中的钙含量:正常情况下,钙稳态机制将保证奶牛的血钙水平维持在90~100mg/L。col的形成鸵鸟和产后大量哺乳会导致分娩前几天血钙下降,产犊期血钙最低。低血钙会严重阻碍肌肉功能和神经信号传导,导致产后站立困难导致乳热。奶牛的正常血钙水平是由甲状旁腺激素调节的。当日粮中钙供应不足,不能维持奶牛正常的血钙水平时,甲状旁腺的调节能力增强,分娩时动员骨钙维持正常的血钙水平。由于骨骼对产后的高度影响,钙需求的适应需要几天时间,因此t他的血钙浓度通常在分娩后几天恢复。为防止产后低血钙引起的产奶热,奶牛进入围产期后应采用低钙日粮促进骨钙的释放(

充足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供应:围产期日粮中应添加充足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奶牛在分娩前应补充硒和维生素A、D、E作为产前保健程序,不仅可以提高新生犊牛的成活率和健康水平,而且可以降低新生乳汁炎症、胎盘潴留和泌乳热的发生率。加速新牛子宫恢复,提高奶意围产期早期奶牛的管理

群管理:在围产期早期,应分批饲养奶牛,准备围产期日粮。需要注意的是,分组应遵循以下两个原则:一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第一胎牛与经济牛分开饲养;第二,分组时要考虑奶牛的身体状况,根据奶牛的身体状况制定不同的饲养方案,保证奶牛分娩时的身体状况评分在3.25~3.75之间(

饲养管理:提高奶牛干物质采食量s是围产期喂养的关键。分娩前和产后1周,不宜大幅度改变饮食结构和改变饲料,尽量不使用适口性差的饲料。严格控制饲料质量,严禁投喂霉变变质饲料。现阶段应向奶牛提供充足、清洁的饮用水,冬季最好供应温水(

环境管理:保证围产期奶牛的生活环境清洁、干燥、舒适,定期更换床上用品,每天对床上用品和喂养通道进行消毒,定期对操场进行清洁消毒,防止环境因素引起的疾病的发生和感染S另外,奶牛的后驱每天都要消毒,有条件的牧场要保证每天给乳头用药,防止新生奶牛乳腺炎的发生(

其他方面:奶牛进入围产期后,技术人员要加强巡视,及时找到临产母牛,转移到产房分娩。在此期间,应确保奶牛可以随意进出操场锻炼(雨雪等特殊天气除外)。加强运动能有效预防难产和死产

3.2奶牛围产期后期的饲养管理

围产期后期是奶牛生产的最佳时期交货后的交货期。此时,奶牛体质虚弱,免疫力下降,能量负平衡明显。在这一阶段,喂养目标应该是增加奶牛的摄入量,尽快恢复奶牛的体格,降低产后疾病的发生率,为泌乳高峰的到来打下良好的基础。9].

3.2.1围产期后期喂养

提高了日粮的营养浓度:产后奶牛开始大量泌乳,但采食量没有恢复,营养摄入和需求不平衡。为了满足奶牛在低采食量下的营养需求,研究了h此时应逐步增加高技术奶牛,尽量减少现阶段奶牛的体力损失,保证奶牛的健康。在允许奶牛产后自由采食时,应慎用可能降低采食量的饲料,保证优质饲料在日粮中的比例,防止真胃移位等疾病的发生。在此阶段,应逐渐增加精料的投喂量,以防止因精料快速增加而引起的瘤胃酸中毒。一般情况下,在10~15天(

内,可将精料喂养量增加至8.0~9.0 kg,以减轻产后阴性反应造成的身体状况损失e能量平衡,饮食中可添加适量的瘤胃脂肪。早期泌乳牛的理想体况评分应在2.5~3.25之间(

增加日粮钙含量:由于初乳分泌和大量泌乳会消耗大量的钙,许多奶牛在产奶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低钙血症。产犊后的头几天,哺乳期的血钙消耗量可能超过50g/d。如果产后不能及时恢复正常的血钙水平,很容易导致产奶热、胎衣不良等疾病。因此,产后应立即调整膳食钙水平。干垫子中的钙含量新牛日粮的ter应达到0.7%~0.8%,钙磷比应在1.5:1左右(

产后补充营养液:奶牛产后应及时赶上来。分娩时约有65~85公斤胎儿及胎衣等物质排出体外,造成腹腔排空。分娩后强制灌注40~60kg营养液。一方面可以补充腹腔内物理空间的不足,防止真胃移位;另一方面,奶牛在分娩前喝少量的水,灌洗液中大量的水可以维持体液平衡;第三,口服液中含有大量的钙、维生素a微量元素、能量和电解质可以满足奶牛此时的营养需求,促进新生牛的恢复,提高其免疫力,降低产后疾病的发生率

3.2.2围产期后期管理

产房管理:为新牛提供舒适、清洁、干燥的生活环境,定期对新牛棚特别是床进行消毒,确保新牛能自由进出操场。在分娩过程中,尽量保证奶牛顺利分娩。对难产母牛应及时给予救助。接生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消毒和接生程序。分娩后,应将犊牛与母牛分开立即给奶牛喂奶,将奶牛赶上来,灌满营养液,挤奶初乳,去除尾毛。在挤奶初乳时,应严格执行挤奶程序,对奶牛进行乳腺炎和初乳质量检查(

产后监测:产后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连续10天的体温、泌乳、粪便、胎粪等,每天早晚各监测一次体温。体温异常时,应及时发现原因并处理;每天检查新奶牛的产奶量和产奶情况。如果产奶量每天增加5%左右,就可以认为是奶牛的问题了身体健康。同时,密切关注奶牛乳腺炎的发病情况;在粪便监测方面,应每天观察新产牛的粪便性状。如果粪便稀、灰、臭,说明奶牛的瘤胃可能不正常。适当减少精料的投喂量,增加日粮中优质粗饲料的比例,严重者及时进行药物治疗;每天观察胎盘和恶露的切除情况,及时清理排出的恶露,并用1%~2%的赖氨酸对新生牛的臀部、尾根、外阴、乳房镜等部位进行消毒。如果只有稠密透明的产后天可观察到分泌物无暗红色液体恶露,及时治疗可避免子宫内膜炎、败血症等疾病的发生,产后12小时,如果胎儿仍未排出,则可视为无胎。此外,还要观察奶牛的外阴、乳房、乳头是否受损,奶牛是否有乳热症状(

挤奶管理:首先,新生奶牛的乳房水肿严重。如果不及时挤奶,会加重乳房肿痛。由此产生的压迫会抑制乳腺细胞的泌乳能力,影响奶牛的休息和喂养,因此,除难产奶牛和极弱奶牛外s、 初乳应一次挤压;其次,牛奶营养丰富,是微生物的良好培养基。新来的牛体格虚弱。如果不及时挤压,很可能导致有害细菌在乳房内长时间繁殖,感染乳腺细胞,导致临床乳腺炎。一次挤奶不仅能最大限度地避免上述情况,还能刺激乳腺细胞的泌乳能力,发挥奶牛的泌乳性能,提高整胎次

挤奶前后的泌乳率,严格执行药浴程序,防止因人为原因导致新奶牛乳房炎的发生。如果东北w牛健康状况良好,产后10~15天左右可从新生产群转入泌乳群(

4结论

现代养牛业认为,围产期是新的泌乳期的开始,是奶牛泌乳行为的关键时期。围产期奶牛饲养管理的重点是尽可能提高围产期奶牛的饲养管理水平,预防产后疾病,迅速恢复奶牛的体质和采食量,缓解泌乳前期的负能量平衡,提高生产水平,保证奶牛在整个哺乳期的健康,获得高而稳定的y奶牛围产期是指奶牛分娩前后15天内的期间。奶牛的产前期称为围产期,产后期称为围产期后。由于这一阶段奶牛生理发生很大变化,抵抗力、易感性下降,甚至影响整个哺乳期的产奶能力,加强奶牛围产期

的饲养管理,根据奶牛围产期早、晚期不同的生理特点,合理分配日粮结构,满足营养需求,维护奶牛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充分发挥奶牛泌乳性能,实现奶牛高产稳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阐述了围产期奶牛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供参考(

1.合理调整饲料结构,使奶牛进入围产期早期,乳腺发育迅速,胎儿发育迅速。日粮应以优质青贮饲料和青干草为主,精料量应能满足和保持母牛和胎儿的生长发育,使整个日粮对乳毛和胎仔有良好的影响,既能保证奶牛有良好的肥力,又能防止过度繁殖力(

的供给瘤胃微生物准备量应逐渐增加,以适应大量精料投放后的需要。应调整围产期早期与围产期晚期的日粮类型,以减轻产后日粮结构变化对奶牛的应激。分娩前2周,日粮干物质摄入量应占体重的2.5%~3.0%,每公斤饲料干物质含2.00牛能量单位(NND)、13%粗蛋白、0.4%钙、0.4%磷,精粗比为40∶ 60,粗纤维不低于20%。参考投料量为2~5kg混合物,15kg硅烷还有4公斤干草。补充微量元素,并添加适量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E,以降低饮食中的钙含量。采用低钙喂养方式。钙在日粮中占干物质的比例不到0.4%,钙磷比为1:1,这样可以防止奶牛产后瘫痪引起的高钙(

减少日粮中的食盐量,避免奶牛产前乳房水肿,有利于产后食欲的恢复。食盐量可从75~100g/天减少到30~50g/天。在分娩前2~3天内,奶牛还应注意添加0.5~1.0kg易消化、通便的麸皮,防止便秘。奶牛产后身体和消化功能较弱,特别是高产奶牛的乳房出现明显的生理性水肿。在此阶段,饲养管理的目的是尽快促进奶牛体质的恢复,为泌乳高峰期奠定良好的物理基础,不应追求增产过快。奶牛产后休息30分钟后,可用温水喂1.0~1.5kg麸皮和50~100g食盐,可暖腹、充饥、增加腹压。可自由进食干草,饮用温水(

分娩后2~3天内不喂肉质饲料,但以优质干草为主,日精料用量约2.5kg。每天4~5天分娩后,根据奶牛的食欲和乳房消肿情况,每天的集中喂养量将逐渐增加约0.5kg。直到产后7~8天,精料喂养量才能达到泌乳牛的标准(

,防止精料过量引起消化功能障碍。此时,浓缩液的供应量不能超过体重的1%。当乳房水肿消退良好时,可逐渐增加青贮饲料和多汁饲料。在这个阶段,饮食中的钙水平应该提高。每公斤日粮干物质含量为0.6%,磷含量为0.3%,粗蛋白含量提高到17%,NND为2.2,精粗比为40∶ 60头,粗纤维含量不低于18%(

2.奶牛的饲养

围产期奶牛在产房分别饲养管理。产房空气新鲜,清洁干燥,无噪音,提前用20%的石灰水或2%的烧碱溶液消毒,产床铺软草。注意胎儿保护,防止流产。不喝冰水,不喂冻霉变饲料,使奶牛活动自如,避免干扰和刺激。加强对生殖器官和乳房的保护,防止创伤和感染,用2%赖氨酸溶液清洗和消毒产牛后驱。在母牛有迹象之后做好分娩护理。一般来说,小牛生产大约需要1~4个小时。观察奶牛产后24小时内胎衣和恶露的排泄情况。一般来说,母牛的胎衣在产后4~8小时会自动脱落。如果胎衣脱落不完全或没有脱落,请兽医处理,并对产后污染的后驱进行清洁、干燥和消毒,避免生殖道感染(

3.控制产奶量

奶牛产后30分钟可挤奶。在产犊的头几天,奶牛对乳房血液循环和乳腺细胞活动的控制和调节都不正常。因此,不要挤所有的牛奶。其他rwise,由于乳房内压显著降低,微血管渗出加剧,血钙和血糖大量流失,导致高产奶牛产后瘫痪。每天挤奶三次,前1~2次应丢弃。第一天,每次只挤奶2.0~2.5kg,以满足犊牛的需要。第二天每次挤奶1/3,第三天挤奶1/2,第四天可以挤奶。产后乳房水肿严重。要加强对乳房的热敷和按摩。每次挤奶热敷按摩5~10分钟,促进乳房消肿,防止早产大量精矿和渣(

本文由(养殖信息网)栏目整理发布:http://www.yangzhixinxi.com     养殖网     养殖项目

养殖新闻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养殖交易信息
养殖百科 查看更多
养殖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