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高产、低耗、高效养牛业,必须改变夏秋散牧、冬春找荒的落后饲养方式,充分挖掘资源潜力,科学规范饲养管理技术,积极选择“杂牛补饲”(
1)新的饲养模式,杂交牛综合了不同品种的优良性状,杂种优势明显,能在短时间内生产出大量优质牛肉。如无杂交牛,可选用当地3~8岁、体重250kg、中脂、健康、无病的肉牛短期育肥(2)饲喂氨化草。100公斤草、3公斤尿素和40公斤水的比例可用于生产氨化草。饲喂氨化草有7-10天的过渡期,牛的正常采食量一般占体重的2%。以吃不浪费为原则,每天饲喂3次(
3),其参考配方为:玉米60%,菜饼或棉饼37%,淀粉2%,食盐1%,无饼时可使用豆粕,以降低饲喂成本。饲料按体重的1%定期饲喂,每日2次(
4),是发展肉牛产业,提高养牛效益的重要途径。目前t、 包埋增重剂技术应用广泛,可提高牛肉产量和饲料报酬。对饲养期较长的黄牛,每100天可再植一次,育肥效果较好(
5.精细饲养,精细管理。在饲喂氨化饲料的过渡期,可根据每公斤体重口服阿苯达唑30mg。服用阿苯达唑后,还能健胃。育肥期,草期放牧1-2个月,后期要求在室内饲养不少于1个月。高浓度日粮育肥时间为60~90天。此外,每天必须喂两次清水。牛棚应经常除湿和干燥,以保持干燥和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