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乳腺炎的防治在国外已有100多年的研究,但一直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我国对该病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近20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我们要坚持防治奶牛乳腺炎相结合的原则,预防是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因此,要制定合理可行的防治措施,并严格坚持执行,为了得到有效的控制(
1保持奶牛干净舒适的生活环境
保证牛舍和牛床的设计合理有足够干净、干燥的铺垫材料;保持适当的投料密度;做好粮仓的环境卫生工作,使粮仓通风良好,阳光充足;保持身体清洁,定期消毒(每15天消毒一次)。及时清理牛棚、牛床,及时清理水和粪便、污泥等。防暑保暖,减少应激反应,使奶牛生活在舒适安静的环境中;给奶牛做擦洗毛巾,如人工挤奶应尽量缩短挤奶时间;挤奶前后,用开水冲洗奶桶和挤奶机,对残留的牛奶进行消毒用消毒剂消毒;定期对挤奶机进行清洗消毒,保持挤奶机的正常功能(
2严格执行挤奶操作规程
建立一支稳定、训练有素的挤奶员队伍,提高他们执行挤奶操作规程的意识。挤奶者应该温和地对待正在哺乳的奶牛。只有挤奶时,乳头内的神经末梢才能受到刺激,从脑下垂体释放催产素。催产素能促进乳汁排出。如果奶牛在挤奶前受到粗暴对待或吼叫,肾上腺素的分泌就会增加,而肾上腺素会抑制催产素的释放,导致排奶不完全,从而增加形成的因素乳腺炎。清洗乳头时,注意不要冲洗面积过大,以免上部污垢随水流下至乳头,增加乳房感染的机会。用一条消毒毛巾擦干。毛巾要及时清洗消毒。然后按摩乳房释放乳汁。挤奶前用消毒液浸泡(或喷洒)乳头,然后停留30秒,用毛巾擦干。应注意经常更换消毒剂,以免细菌产生耐药性,影响消毒效果。检查并丢弃前三把乳汁,并触摸乳房,看是否有异常,及早发现疾病,也要把好奶头ast牛奶刺激。挤奶后应立即进行乳头药浴,因为挤奶15秒后乳头管开口只能由括约肌关闭。在这15秒钟内,张开的乳头孔很容易受到环境病原体的侵袭。控制乳腺炎最好的方法是乳头药浴,临产时一天两次,哺乳期一天三次,干燥期停奶后一周一次。特别要注意以下三个哺乳期:每年7、8、9月高温高湿,大大提高病原微生物的繁殖能力,增加牛感染的机会;在t中泌乳第一、第二个月,产奶量达到最高,奶牛采食量增加,乳房负担加重,乳腺炎发病率增加;临近哺乳末期,由于长期挤奶,乳头管开口度提高,外来病原体容易侵入乳房(
3实行标准化喂养
建立绿色多汁的饲料轮换制度,确定饲料含奶量,按奶牛喂养,并根据奶牛的营养需要给予全价饲料。结果表明,奶牛乳腺炎的发生与饲料含量有关β- 胡萝卜素、维生素A、维生素E、硒、锌和铜含量。感染病毒奶牛的血浆和乳汁乳腺炎β- 胡萝卜素和维生素E的含量显著低于健康奶牛β- 胡萝卜素和维生素E含量越低(r=-0.38);牛奶中的体细胞数量和临床乳腺炎的发生率与维生素E摄入量和血浆硒浓度呈负相关。这些抗氧化微量营养素能增强奶牛对乳腺炎的抵抗力。维生素E和硒不仅能增强体液免疫,还能提高细胞免疫功能和中性粒细胞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能力。硒是猪、鸟和反刍动物的免疫促进剂。补硒能提高血清i水平免疫球蛋白和增加抗体的合成。添加有机锌可以减少牛奶中的体细胞数量。铜在提高免疫力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铜缺乏可表现为胸腺萎缩、免疫细胞活性下降、抗体合成受损和抗体滴度下降。一般来说,饮食中铜缺乏并不常见,但铜过量更为常见。过量的铜会导致细胞氧化,损伤机体,增加乳腺癌的发病率,炎症和症状加重
)
4药物防治重点
4.1奶粉期乳腺炎的防治。奶粉期是防治的重要时期产后乳腺炎。母乳期的治疗可以使乳房在下一个哺乳期之前有机会修复受损的乳房组织。进入干奶期后,停止挤奶,取消每日乳头药浴,增加了细菌侵入乳头的机会。分娩前两周,乳腺开始增大,乳房内压力增大,乳头孔打开,有的甚至从乳头滴下初乳。如果不加以预防,很可能发生临床乳腺炎。Neave报告说,24%的健康乳区在奶粉期可被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感染。断奶早期新感染率高达7倍比哺乳期的高。其中许多感染在整个母乳期持续存在,并在下一个哺乳期引起临床发病。预防干奶期主要是向乳房内长期注射抗生素,杀死入侵的病原体,防止病原体入侵。许多药物,如黄方伟和其他两种抗生素,PC-805(含普鲁卡因和青霉素)和TA-125(含长效青霉素和氯青霉素),结果表明,PC-805和TA-125能有效消除乳腺干燥期存在的隐性感染,降低新发感染率和临床发病率。近年来,俄罗斯开发了几种新的长效制剂灯盏花素、放线菌素和瑞斯托菌素。这些制剂在干奶期的前2-3周(不迟于分娩前30天)向奶池内注入10m1,可杀灭乳腺内的病原体,并可保证95%的病牛进入哺乳期后不患乳腺炎。但患乳腺炎的奶牛应先治疗,待临床症状消失后再晾干;高SCC、低产奶量的奶牛应尽快断奶处理(
4.2奶牛泌乳性乳腺炎的防治非常困难。目前迫切需要高效、无残留、无致畸、无致癌性、无致癌性的药物和方法致突变作用,无过敏反应。目前,抗生素治疗乳腺炎的有效率一般在50%-90%。乳腺炎的治疗方法:
乳腺内注射药物。氟喹诺酮是一种新型的化学合成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体内分布广、副作用小、与其他抗生素无交叉耐药性等特点。氟喹诺酮类药物可在吞噬细胞内蓄积,杀灭吞噬细胞内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并通过血乳屏障进入乳腺,可显著提高奶牛乳腺炎的治愈率。俄罗斯开发了一种新型高效的碘制剂——拉津抗菌谱广,无耐药性,低毒性,抗原性强。有效率为94%~99%,药品成本仅为传统方法的1/5~1/100。生物制剂是治疗乳腺炎的理想制剂,如乳链球菌活性制剂,可控制乳汁中致病菌的繁殖,挤出的乳汁可用于一般用途,对浆液性、卡他性和隐匿性乳腺炎的治愈率为96%-100%。Lizomaster是一种基于微生物溶菌酶的生物制剂,能有效地破坏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细胞。链球菌性亚临床乳腺炎和急性浆液性乳腺炎治愈率为96.8%。王宇等报道溶菌酶制剂治疗亚临床乳腺炎有较好疗效(2)乳腺外用药物。应用(或涂抹)药物是治疗奶牛乳腺炎的有效方法,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用药简单方便,药物残留量低,不损伤乳头,对乳头有保护作用。应用制剂乌伯桑是俄罗斯学者用抗菌药物、药用植物提取物、免疫调节剂、麻醉剂、复合基质等配制而成的新制剂。根据病奶池中25-45毫升的量,分两次(间隔24小时)施用。隐性乳腺炎治愈率为97.4%,临床乳腺炎治愈率为84.6%。据赵素培介绍,激光治疗在国外奶牛乳腺炎的治疗中处于领先地位。低功率氦氖激光具有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等作用。王秋芳等用中药治疗亚临床乳腺炎。结果表明,感染牛的细胞免疫功能明显提高,对亚临床乳腺炎的有效率为83%。叶秀娟等采用宫盈乳康膜联合氨苄西林乳房灌注治疗亚急性乳腺炎疗效优于急性乳腺炎,有效率为62.5%。刘春川等用蜂胶乳头灌注c配合庆大霉素、654-2穴位注射等。临床试验证明它们对乳腺炎有很好的疗效。但中医药的疗效往往低于或接近抗生素,且中药用量普遍较大,治疗费用较高(奶牛乳腺炎临床治疗的研究方向是:(1)广谱、高效、高效的发展,低毒抗生素仍然是今后乳腺炎治疗的重要手段(2)杀菌蛋白如溶葡萄球菌蛋白酶、nisin等被广泛应用。它能迅速彻底杀灭细菌,特异性强,对正常细胞无毒,安全性好d无乳汁残留(3)细胞因子治疗。细胞因子,如重组牛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bogm-CSF)、重组牛干扰素-γ( 重组人干扰素γ) 激活奶牛的天然防御功能,促进细胞特别是免疫细胞的生物活性。(4)中草药。它是一种很好的免疫调节剂,避免了药物残留的问题。因此,中草药及其药用部位是治疗乳腺炎(5)疫苗药物的重要发展方向。由于乳腺炎病原菌的多样性以及疫苗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目前还没有一种高效、商业化和广泛应用的疫苗。随着molec的迅速发展在生物技术上,疫苗研究已上升到更高的水平,如亚单位疫苗和基因疫苗等。小型经济的治疗仪器,如氦氖激光,利用电磁波和频谱来达到治疗效果,加强奶牛乳腺炎的监测,定期监测奶牛隐性乳腺炎,是预防乳腺炎传播的有力措施。SCC、CMT、HMT等方法均可取得良好的效果。高桥秀报道,吞噬细胞CL法比上述方法更快速、更灵敏,能检测出有jus的病原体t侵入身体并用客观的数字显示出来。加强宣传,使乳制品生产者了解传染病病原体、乳体细胞数量与产奶量损失的关系,认识预防亚临床乳腺炎的重要性。详细记录了奶牛临床乳腺炎的发病时间、鉴别诊断、感染部位、用药结果及预后。对病重、治疗效果差、长期不能恢复的牛应予以淘汰。这些奶牛不断地从牛奶中排出病原微生物,成为感染源(
6接种乳腺炎疫苗
已研制成功在国外近30年。部分疫苗已生产应用,效果明显。其中,J-5疫苗是一种用药物治疗控制乳腺炎的新方法,因为乳头药浴和奶粉期治疗可适当控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等感染性病原体,而J-5疫苗可预防多种革兰阴性杆菌感染。Enviracor J-5疫苗是一种预防大肠杆菌乳腺炎的分子工程疫苗。能刺激抗内毒素抗体的产生。皮下或乳房接种3次,可产生良好的免疫效果。Eldridge等人联合纯化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荚膜多糖将血清型5、8、336转化为载体蛋白和生物可降解微球制成微球疫苗,可提高抗荚膜多糖条件抗体效价,维持较长时间,防止金黄色葡萄球菌粘附于乳腺上皮细胞。核糖体制备的疫苗具有低毒、高效的优点。是预防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性乳腺炎的理想疫苗。近年来,兰州畜牧兽医研究所研制出了牛乳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无乳链球菌)复合疫苗。无乳链球菌抗体含量最高针剂注射。通过对兰州某奶牛场多年免疫试验,免疫效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