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绵羊是我国数量最丰富、分布最广的粗毛绵羊品种。原产于蒙古高原。分布于内蒙古、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体质强,适应性强,能承受广泛的饲养和管理条件。由于分布区域的不同,闸板的形状和性能也有很大的不同。一般来说,公羊有螺旋角,而母羊没有角。大而下垂的耳朵,突出的鼻梁,中等身材,短而肥的尾巴。毛农地区白发较多,发质较好;头、颈和四肢的毛发为黑色或棕色(
成年公羊重35-50公斤,母羊重30-40公斤。秋冬季节每年产羔1窝,产羔率为105~110%。平均剪切量为1-1.5kg。头发为辫子状,长度从6厘米到12厘米不等,净发率超过50%。屠宰率为45-50%。乌珠穆沁羊是蒙古羊的一个分支,产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乌珠穆沁旗东西两侧。它具有良好的肥肉性能,容易发胖。成年公羊体重65~85kg,母羊体重50~70kg。夏秋育肥后,体重可增加30%左右。6月龄去势羔羊平均体重36kg,胴体和肥尾重16~18kg,屠宰率50%左右%. 另一支巴音布鲁克羊产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成年公羊体重65公斤以上,母羊45公斤左右,6个月龄去势羔羊体重30公斤左右,肥尾重1.2公斤,屠宰率45%,也适合生产肥羊。我国育成的新疆细毛羊、东北细毛羊和内蒙古细毛羊都有蒙古羊血统
蒙古羊的地理环境:
蒙古羊起源于蒙古高原。蒙古羊的生产区域从东北到西南狭长。大兴安岭和阴山位于东北T的中部哦,西南。北部有一片广阔的高平原草原,潜力达700-1400米。河套平原、图们川平原、西辽河平原和岭南黑土丘陵区是主要的农业区。该地区地处温带,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温差大,冬长冷,夏短暖,日照长,热量分布由东北向西南递增。年平均气温约为0℃ 在东北和6-7℃ 在西南部;最冷的(一月)平均气温是零下23度℃ 在东北部和-10℃ 西南部;最热月(七月)的平均气温约为18摄氏度℃ 在东北和东北℃ 在年代西南部。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150-450毫米之间。东部湿润,西部干旱(
大部分农业区可种植小麦和杂粮,部分地区可种植甜菜、亚麻等农副产品。草地类型随气候和土壤因素由东北向西南变化,由森林、草甸和典型荒漠草原向荒漠过渡。东部草甸草原以禾本科牧草为主,株高高高,产量高;在典型草原的中部,Gramineae和菊科是主要牧草
,中国东部的主要牧草是针茅、披碱草属和Cleistogenes scabra;中部植被主要由针茅、糙隐子菊和蒿属组成;向西,小叶锦鸡儿逐渐增多。我国西部荒漠草原和荒漠区植被稀疏,质量较差,主要由富灰分的盐生灌木和半灌木组成,牧草有红沙、梭梭、珍珠柴等,蒙古绵羊
的品种特征蒙古绵羊
体格健壮,骨骼强壮。头稍窄而长,鼻梁抬高,耳朵大而下垂,公羊有角,母羊没有角。颈部中等长度。胸部较深,肋骨不够张开,背部和腰部挺直,腹部下垂身体稍长。四肢纤细有力。尾短而肥,尾长一般大于尾宽,尾尖呈“s”形卷曲。体毛多为白色,头、颈、四肢有黑色或褐色斑块。内蒙古地区蒙古羊在中部有白大褂和无角
,雄性平均体重为69.7公斤,雌性为54.2公斤;农业区的母羊数量为38.0kg;西部地区公羊重47.0kg,母羊重32.0kg。雄性平均体重47.40kg,雌性平均体重36.50kg;陇东地区公羊体重29.45kg,母羊体重23.24kg。蒙古羊的皮毛是h不均匀的。一般一年剪两次毛,成年公羊剪毛量为1.5~2.2kg,成年母羊剪毛量为1~1.8kg。簇长6.5-7.5厘米(
蒙古羊是我国三大粗毛羊品种之一。分布广泛,数量最多。是我国养羊业的主要基础品种。具有生命力强、适宜游牧、抗寒抗旱等特点,具有良好的肉脂生产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