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苜蓿又称紫花苜蓿、紫花苜蓿,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栽培牧草,被誉为“牧草之王”。原产小亚细亚、外高加索和伊朗,现分布于世界五大洲,总种植面积3万多公顷,其中美国占30%以上。公元前126年,张骞被派往西域时,把它传入中国。现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
形态特征:苜蓿是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一般寿命5-10年,最高可达25年。根系发达,根系直,主根粗而长土壤深度3-6米,最深可达10米,侧根有大量根瘤,根茎上端为根茎,根茎产生茎枝。种子小,肾形,黄棕色。新收获的种子有光泽。这1000粒种子重2.33克,每斤约有21万粒(
生物学特性:苜蓿是昆虫传粉植物,喜温暖半干旱气候。耐寒性强,能承受-20度低温。由于根系较深,抗旱性也很强,但夏季高温不利于生长。可在年降水量250~800mm,无霜冻地区种植超过100天的暴动。喜中性或微碱性土壤,pH值为6~8,但不耐强酸、强碱性土壤。不适宜在地下水位高、排水不畅或年降雨量大于1000mm的地区种植(
栽培技术:苜蓿种子小。播种前要认真整地,深耕耙地,保持土壤水分,在贫瘠土壤上施用农家肥和磷肥作基肥,以利于根瘤的形成。在从未种植过苜蓿的土壤上接种根瘤菌,具有良好的增产效果(
春夏均可播种。当土壤湿度春天好,早春可以播种。春季干旱多风地区,适宜雨季播种。一般每亩播种量0.5-1kg,播种深度2-3cm,行距30-50cm(
苜蓿幼苗矮小,易被杂草侵害。紫花苜蓿耗水量大,在旱季灌溉可大大提高产量。早春灌溉和每次刈割后灌溉可显著提高苜蓿的产量(
利用率:苜蓿鲜草和干草是肉牛和奶牛的优良牧草,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易消化,各种牲畜都非常喜食。在第一朵花上剪枝抽穗期,干草粗蛋白含量可达17%。干旱地区无灌溉条件下每年可刈割2-3次,有灌溉条件或强降雨时每年可刈割3-7次。在灌溉条件下,苜蓿亩产干草1000-1500公斤或种子40-50公斤(
苜蓿可用于放牧、青饲、制草、青贮和打浆,饲喂各种牲畜。用它做干草时,应注意开花初期因阳光照射而脱落的叶子。其他禾本科牧草应用于绵羊和中等反刍动物的割草。青贮时,应增加禾本科牧草的碳水化合物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