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恶性卡他热是由牛恶性卡他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发热性传染病。奶牛感染该病死亡率高,给养殖业带来严重损失。结果表明,该病与年龄有关,各型发病率因临床症状不同而不同(调查对象在某兽医医院200头奶牛中,37头奶牛患有恶性卡他热。对其临床症状、各年龄组发病率及各类型发病率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1年龄与疾病的关系见表1(略))
表1结果表明,2~4岁奶牛发病率为80%,其他年龄组发病率较低,占20%,1岁以下犊牛发病率较低,与免疫水平有关,老牛发病率也较低(临床症状按病因分为四型(
最急性型:病情广泛,体温升高高达41~42℃℃ 疾病之初,病人思念,精神疲惫,病人迷茫。结膜热,鼻子干。食欲和反刍减少,食欲增加,哺乳停止,br进食和心跳加速,少数病例此时可能死亡
)
头眼型:病变为眼睛和中枢神经系统,双眼受累。他们的特点是害羞,流泪,眼睑肿胀,结膜充血,角膜混浊。由于大脑和脑膜发炎,有时表现为兴奋和敏感,如磨牙、吼叫、碰撞。他们大多表现为虚弱昏迷,或长期躺在地上,头颈挺直,站立困难,最后全身瘫痪(肠型:病变位于消化道,以纤维素坏死性肠炎为主,伴持续发热。严重直径漏尿,混合粘液块,大便失禁晚期(皮肤类型:皮损为全身皮肤,全身皮肤或颈部、背部、乳头和蹄叉皮肤有丘疹或水疱,伴有褐痂、痂脱落,毛发也脱落。大多数病例在4-14天内死亡。从临床症状可以看出,感染牛的皮肤、消化道、眼睛和中枢神经系统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由于牛恶性卡他热病毒的泛素性质及其对上皮细胞的特殊亲和力,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
2.3疾病统计见表2(
表2各型发病率
型头眼最急性型视网膜皮肤型
313912例
百分率(%)8.1135.1124.3232.43
病程(日)1-2 3-20-38 30-45
结果表明,除最急性型外,其余各型病程较长,平均30天,头眼型最常见。特别是皮肤型病程较长,持续30-45天
)
2.4通过了解临床症状及与绵羊接触史、同群放牧史、同群饲养史,可作出诊断。该病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该病与健康牛不能直接传播,而是通过绵羊传播。诊断仍以隔离鉴定为基础病毒阳转及特异性血清学诊断(
3结论
3.1结果表明,2~4岁牛对KHV热的敏感率占总发病率的80%
)
3.2牛感染后,临床症状可分为最急性型、头眼型、肠型和皮肤型,其中最急性型病程短,死亡率高。头眼型最常见,占发病率的35.11%
)
3.3高热(40-42℃) 发病初期发生在牛身上,最早出现神经症状,全身痉挛,有时兴奋。当病程较长时,皮肤上会出现皮疹和疱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