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养殖信息网 - 首页 - 养殖资讯 - 养殖新闻 - 提高蛋鸡育雏成活率的关键措施

提高蛋鸡育雏成活率的关键措施

编辑:养殖网 浏览: 225次

1.高死亡率

的主要原因

每天的高死亡率。建议:

1.1育雏设备简陋。如果温度控制不好

,“孵卵如孵卵”,保温是关键。在潜伏期,鸡胚的温度高达38℃℃. 如果环境温度突然下降,雏鸡会因缺乏耐寒性而感冒、腹泻甚至压死(

1.2饲料单一。如果在养雏鸡时不使用全价饲料,营养就不足,不能满足雏鸡生长发育的需要。雏鸡生长缓慢,体质虚弱,易患糖尿病患有营养缺乏、白痢、气管炎、球虫病等疾病,导致死亡率高(

1.3不重视疾病预防控制

防疫不及时,免疫力缺失。防控工作不力,容易造成鸡的病死(

1.4 1日龄雏鸡的质量太差

在质量方面,必须涉及标准。据了解,我国目前尚未制定雏鸡的国家或行业标准。为了控制和检验雏鸡的质量,必须有切实的标准。可建立以下标准:

1.4.1体重。由于品系不同,出生体重(2校长有不同的要求(

1.4.2均匀性大于85%。即随机抽取若干只鸡(每批不少于100只),逐一称重,计算平均值± 10%以内的总数除以样品总数,再乘以100%,得到均匀度(

1.4.3。雏鸡的羽毛颜色和体形符合这个品种的特点。羽毛干净干燥,精神活泼,反应灵敏,四肢器官无缺损,无大肚、黑脐、糊肛门,叫声清脆。雏鸡具有较强的脱离能力(

1.4.4微生物检验。十只健康的小鸡,十只虚弱的c希克斯和10个死去的胚胎每周从同一种鸡身上取下。无菌取蛋黄,分别接种在普通培养基和麦康基培养基上。在任何培养基中,都只发现了细菌。这意味着鸡被感染了。结果表明:健康雏鸡0%、弱雏鸡20%、死胚雏鸡30%的母源抗体合格(

1.4.5)。甚至达到一定水平的母源抗体,每周一次用于养鸡场的鸡。母体抗体水平应符合要求。新城疫:8-10,H9:8-9,H5:7-8(

1.4.6白痢阳性率<0.2%(死亡)剔除运输、饲养管理不当、投毒、突发性传染病等因素,一周内鸡到户率控制在1%以下,饲料等因素(

2提高育雏性能的关键措施

2.1育雏性能标准

2.1.1繁殖率是重要指标。一个好的鸡群应具有98%以上的育雏成活率,但它只能反映死亡率的高低,不能反映雏鸡的素质(

2.1.2检查平均体重是否达到标准体重。它能大致反映鸡的生长情况。好鸡的平均体重基本上应该按标准体重增加,但有些鸡平均体重接近标准的小鸡体重可能很小,有些超过标准(

2.1.3检查鸡群的均匀性

每周末定期空腹称重。称重时可随机抓取鸡群的3%或5%。还可以将100-200只鸡围起来,逐个称重,然后计算鸡群的均匀度。计算方法是先计算鸡的平均体重,然后将平均体重分别乘以0.9和1.1得到两个数字。体重介于这两个数字之间的鸡的数量占总重量的比例就是平均数的均匀性小鸡。如果鸡群的均匀度大于75%,可以认为鸡群的体重相对均匀:如果小于70%,就意味着相当一部分鸡生长不好,鸡群的生长不符合要求。2.2鸡的标准体重和日采食量

2.2.1各养殖公司都制定了自己的商品鸡标准体重,如果在养殖过程中每周都能按照标准体重生长,它们可以获得较好的生产性能(对增重和采食量进行了测量和记录,反映了饲养管理的质量和鸡的健康状况)。因此,每天喂食必须记录摄入量,每一两周必须测量一次雏鸡的体重。一般周末下午2点或空腹时,可对100-200只鸡或3%-5%的鸡逐一称重。因此,由于长途运输的干扰、环境控制不当、各种疫苗的免疫性、鸟喙折断、营养水平不足等因素,您可以随时跟踪鸡群(

2.2.3,雏鸡在育雏初期一般很难达到标准体重。除了尽可能减少各种因素的干扰,减轻雏鸡的应激外,必要时还可以提高雏鸡的营养水平。之前小鸡的体重没有达到标准,即使在6周大以后,应选用营养水平较高的雏鸡(

2.3加强育雏管理

2.3.1饮水管理

2.3.1.1雏鸡在贮藏24小时后可损失8%的体水,贮藏48小时后可损失15%的体水。为了防止雏鸡的正常生理活动受到失水的影响,雏鸡在进入雏鸡体内前必须学会喝水(

2.3.1.2长途运输和贮存时,饮水中应加入5%的葡萄糖。饮用水的温度应接近室温(160c-20℃), 饮水机应该洗干净,消毒每天1-2次

2.3.1.3雏鸡饮水量约为采食量的1.5-1.8倍。为了让雏鸡尽快学会喝水,轻轻抓住雏鸡头部,将喙压入水中约1秒,每100只雏鸡教5只雏鸡,2.3.2饲养管理

雏鸡第一周和第二周体重增加约2倍。由于雏鸡生长迅速,胃肠体积小,消化功能差,必须注意满足雏鸡的营养需求。用最优质、最卫生的原料生产高能量、高蛋白鸡饲料是的。1号肉仔鸡饲料可用于第1周雏鸡的饲养(

2.4做好部分养鸡场的群转

工作,鸡龄达到6周。它需要转移到饲养员家。转移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2.4.1除提前清洗消毒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特别是秋、冬、早春的温度必须提高到与当时育雏房相同的水平,不低于4℃

2.4.2集体转移可由集体转移进行笼或用手用腿,一次不要太多。每只手不应超过5只,动作一定要轻柔,不要粗暴(

2.4.3为了减轻压力,夏季应在清晨开始,中午前结束;冬季应在温暖的下午进行,避免雨雪天和大风天(

2.4.4为避免新转移鸡之间的啄食和争斗,在转移后2天内,室内光线应较弱,时间应更短,而正常的光照应在相互熟悉后恢复(

2.4.5鸡在不转移后,进入陌生的环境,面对陌生的伴侣,是一种很大的压力,而采食量的减少也需要2.3天才能恢复。如果鸡的情况不好,不要同时进行免疫和断喙,以免加重鸡的应激。必要时饲喂快速补充剂(包括烟酸、叶酸、多种维生素和电解质等),以防止鸡发病(

2.4.6转育后第1天,投喂量减至原投喂量的70%。当鸡情绪稳定时,增加投喂量,可减轻鸡的应激反应,降低鸡的死亡率。

本文由(养殖信息网)栏目整理发布:http://www.yangzhixinxi.com     养殖网     养殖项目

养殖新闻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养殖交易信息
养殖百科 查看更多
养殖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