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适宜的地点
当地养鸡应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干燥度高、用水方便、远离村庄、交通便利、树冠小、果树稀疏的地方。建议在一个山上建一个农场(
2,现场消毒
新的田间育雏室,用5%至10%的石灰水或1:1200的消毒剂喷洒消毒;在上述方法的基础上,用高锰酸钾14g/m2和甲醛28ml/m2封闭熏蒸1-2天,开启通风1-2天(
3,温度要求
温度是孵卵成功的关键。一般来说,育雏室的温度应控制在32-33℃ 在0-1周龄,然后下降1-2℃ 直到4周大。观察温度是否合适有两种方法:一是看温度计,二是看鸡的情况。鸡群成堆,靠近热源,不停地鸣叫,温度低;当鸡群远离热源,四处分布,呼吸不停时,说明温度偏高;当鸡群分布均匀、活动自如、相对安静时,温度较为适宜(鸡苗质量对养鸡成功起决定性作用)。最好选择纯洁健康的小鸡。如浙大黄鸡、梅林土鸡、仙居鸡等中小型晚速鸡,对环境要求低,适应性广,抗病性强,活动量大,肉质好,早期开水
雏鸡的第一口饮用水叫开水。鸡到了以后,要尽快把鸡送到育雏室(尤其是冬天)自由饮水。对长途运输和高温运输的雏鸡,在饮用水中添加0.9%葡萄糖和生理盐水;饮用水中近距离加入0.01-0.02%高锰酸钾。水煮水r要早,让80%以上的鸡同时喝第一口水;反应迟钝,蹲姿应手动调节,或拍手声刺激促进饮水。水应24小时供应
6。及时喂食
是第一次喂食。最佳时间应为鸡去壳后24-36小时。通常85%的小鸡有食欲。宜选用粒径小、易消化的配合饲料。7.土鸡的密度可略高于速生鸡。一般来说,一周内土鸡的密度为每平方米35只鸡,然后每周减少5只鸡左右,直到温度降低一周4周龄(
8.做好免疫工作
本地鸡饲养期较长,免疫工作更为重要。因此,要注意选择高质量的疫苗,并保证疫苗的使用量。其方法是:早期如饮水免疫量应加倍(即1000只鸡,配2000份疫苗),1-1.5倍点滴免疫量;后期以1.5-2倍量为宜(
合理的免疫程序。四至五天龄的H120疫苗,八至十天龄Ⅱ 或l疫苗,13至15日龄法氏囊疫苗和禽流感疫苗,25至26日龄法氏囊旧疫苗,28至30日龄Ⅰ 疫苗和禽流感疫苗,32至34天龄的H52疫苗。如果喂养期超过100天,建议在60-65天时注射一次i-line疫苗。根据免疫程序,各农场应酌情安排(
采取正确的免疫方法。早期应提倡用滴鼻液、滴眼液或滴口液逐一免疫。后期应采取注射法,防止饮酒过多、过少,甚至饮酒不足,造成免疫力丧失(
9.育雏期主要疾病防治
如痢疾、真菌病、球虫病等(
10.后期饲养管理要点
后期饲料可由配方逐步向单一玉米、水稻过渡,颗粒饲料可良好使用。把果园和林地结合起来。一般来说,材料放在上午10点以后,下午3点以后放一次,晚上再放。整个投料期间不停止供水。定期观察,发现精神、食欲、粪便异常,应尽快采取措施。及时消灭病死鸡,防止鼠、鹰、蛇、鼬鼠等动物害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