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胚接种技术
鸡胚接种技术应用广泛,除了分离培养病毒、支原体和衣原体等病原体以诊断传染病外,还可用于病毒鉴定、效价测定,因此,掌握鸡胚接种技术对传染病的研究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大多数病毒适合于9-12日龄的鸡胚。白色蛋壳是鸡胚的最佳选择,使用方便供观察。鸡胚应发育正常,健康活泼,蛋不宜过大、过小或畸形。鸡胚应来自健康无病的鸡群,不应含有能抑制接种病毒的母体抗体。接种前应选择SPF或非免疫鸡胚(
2卵位
,鸡胚应在卵子照明器下检查,选择死胚和弱胚。对于所有健康的胚胎,首先用红铅笔画出气室的位置,然后在胚胎侧面画出接种点(进针点)。接种点应避开大血管s、 靠近气室边缘,距胚头1cm左右(
3接种
可在卵位后开始。先用碘酊消毒接种部位和空气室,再用70%酒精去离子,然后根据需要用三角针或20针敲打蛋壳。尿囊腔接种:最常用的接种方法,新城疫、掉蛋综合征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法氏囊病病毒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蛋壳消毒后,在气室上打一个小孔,然后在胚胎靠近气室的一侧打一个小孔。将带有5-7个针头的注射器插入hole约1.5cm,接种0.1-0.2ml接种物。将针放入蛋壳时,针与蛋壳的夹角应保持在30度℃, 针不应垂直放入蛋壳内。注射完毕后,立即用熔化的热石蜡将注射口和空气室上的小孔密封,37℃放回培养箱℃ 72-120小时(
绒毛尿囊膜接种:主要用于痘病毒、喉气管炎病毒、马立克氏病毒的分离培养。蛋壳消毒后,先在气室中打一个小孔,然后用电熨斗或钢锯片将蛋壳开一个小口子在靠近气室的胚胎一侧4毫米见方,并用刀尖小心撬开蛋壳,以免出血点损伤蛋壳膜而形成卵窗。蛋壳膜下的绒毛尿囊膜不受损伤。在针尖滴一滴无菌生理盐水或甘油,然后用吸头在气室的小孔上吸气,在胚胎中产生负压。此时,卵窗处的绒毛尿囊膜下沉,形成人工气室。此时,生理盐水或甘油能迅速渗透。用注射器在卵窗绒毛尿囊膜上滴入2-3滴接种液,用cellop密封卵窗录音带。用石蜡封闭气室小孔,接种鸡胚置于孵卵器中,卵窗向上(
卵黄囊接种:适用于马立克氏病毒、包茎病毒、衣原体和立克次体的分离培养。接种方法:将气室末端的蛋壳消毒后,在气室中心打一个小孔,用7针注射器垂直刺人约3cm,注射约0.1-0.2ml。卵用石蜡密封,37℃孵育℃ 每天转两次(
4)和观察
在37℃孵育℃ 接种后。鸡蛋一天照射两次,然后再进行去核处理随时取出ad胚胎。一般来说,24小时内死亡的胚胎大多是由外伤或细菌污染引起的。24小时后死亡的胚胎被取出,4小时冷藏℃ 并做了标记。接种后的潜伏期因病毒种类而异。一般新城疫病毒、支气管炎病毒、掉蛋综合征病毒、法氏囊病病毒孵化48-120小时,喉气管炎病毒、马立克氏病毒孵化48-96小时,痘病毒孵化4-5天,脑脊髓炎病毒孵化至雏鸡孵化(
5)接种的鸡胚应取出培养箱,4℃冷冻℃ 大约36个小时,或者在零下10点结冰℃ 孵化后4个小时左右,但鸡开始发情os不宜冷冻,否则易发生溶血。冷冻后,按照以下步骤收集毒物。鸡胚放在蛋盘或蛋架上,气室向上。用碘酊和酒精消毒后,用无菌镊子敲开气室内的蛋壳或取下人工卵窗的透明胶带,露出卵膜。小心不要让蛋壳碎片落入鸡胚中。尿囊液:打开气室后,用无菌眼钳慢慢撕下蛋壳膜,然后夹住绒毛尿囊膜,轻轻提起,用巴氏移液管穿刺绒毛尿囊膜直接吸收尿囊液。为防止羊膜堵塞吸引管口,可用镊子将羊膜和胎膜压下,再吸吮。每个胚胎可接受约8毫升尿囊液。羊水:吸取尿囊液后,可用镊子夹住羊膜,将巴氏移液管直接插入羊膜腔吸取羊水,再用镊子提起羊膜或按压胎儿直至羊水取出。相当一部分病毒可以与羊水和尿囊液混合。如果有些可以混合,则应收集并分开释放热烈欢迎。绒毛尿囊膜:如果想收获整个尿囊膜,可以消毒,打开蛋壳,撕下蛋壳膜,倒出整个鸡蛋内容物,然后将绒毛尿囊膜贴在蛋壳内壁,用镊子将其撕下。胚胎:消毒后打开空气室中的蛋壳,用镊子撕开蛋壳膜和绒毛尿囊膜,夹紧胚胎,用剪刀剪下卵黄带,将胎儿放入灭菌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