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新城疫目前疫苗和免疫方法多种多样,但该病在我国的发病率仍然很高,各种因素对疫苗免疫的影响是导致免疫失败和该病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原因之一:鸡的母体抗体高度分散
对策:弱毒疫苗和灭活疫苗同时免疫
鸡的母体抗体高度分散的原因之一是由于不同的育种者年龄、不同的免疫次数、方法和次数,并对不同批次的种蛋同时孵育,结果表明,母源抗体水平为群体间和个体间存在差异,影响免疫效果的一致性;二是受野生病毒污染的鸡母源抗体水平高,分散性大。如果不考虑鸡的具体情况,由于母源抗体的干扰,相当一部分鸡不能达到预期的免疫效果(克服母源抗体对鸡免疫效果影响的最好办法是同时使用减毒疫苗和灭活疫苗,其中活疫苗能刺激呼吸道黏膜局部免疫;注射后,灭活疫苗缓慢释放,能持续刺激t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最佳的体液免疫,使抗体水平高并维持较长时间(
,因此,鸡应在7~10日龄时接种减毒疫苗,同时注射灭活疫苗。需要注意的是,灭活疫苗的抗体反应缓慢,抗体出现通常需要3周。因此,第二个活苗点(鼻)或饮用水(4倍量)可在18-21日龄时进行(
第二个原因:免疫抑制因子的影响
对策:减少免疫抑制因子,免疫抑制也是新城疫发病的重要原因疾病免疫功能衰竭,包括免疫抑制性疾病对新城疫的免疫干扰,以及其他疾病和不良环境因素或应激引起的免疫功能下降(
免疫抑制性疾病主要包括肿瘤病毒【马立克氏病毒、网织内皮增生症病毒、,禽白血病病毒(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呼吸道病毒(禽流感病毒、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禽呼肠孤病毒)和中枢免疫抑制病毒(鸡传染性贫血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亚单位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临床感染在我国鸡群中十分常见,尤其是与新城疫病毒亚群的混合感染禽白血病病毒和鸡传染性贫血病毒。在这种情况下,新城疫引起的免疫抑制更为严重。禽流感病毒(H5,H9)和新城疫病毒的抗体水平较低,尤其是,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与其它病毒共感染对免疫抑制有较强的协同抑制作用(表1-4)(
表1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对1日龄SPF鸡新城疫和禽流感病毒(H5,H9)HI抗体的免疫抑制作用(孙淑红等。,2006a)
用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103tcid50接种1日龄SPF鸡,接种新城疫和禽流感(H5、H9)疫苗)疫苗接种1周后,用同一株疫苗进行抗体检测。表中抗体滴度为平均值。经统计学分析,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感染组抗体效价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
表2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感染对新城疫和禽流感(H5,H9)在1日龄商品肉鸡(孙树红等,2006a)
中,用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103tcid50感染1日龄商品肉鸡,然后在1周龄禽流感(H5,H9)疫苗Ⅰ中用灭活新城疫、禽流感(H5,H9)HI抗体感染1日龄商品肉鸡免疫。表中抗体效价为平均值。统计分析表明,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感染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表3 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与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感染对新城疫后抗体应答抑制的协同作用免疫(崔志忠,2007)
1日龄商品肉鸡接种新城疫拉索塔弱毒疫苗,30日龄时再接种灭活疫苗。表中抗体的数量是平均滴度。经统计学分析,网状内皮细胞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病毒感染组、J亚组禽白血病病毒+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P<0.05)。(
表4马立克氏病病毒和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毒联合感染对禽流感(H5,用网织内皮增生病病毒和/或马立克氏病病毒接种1日龄SPF鸡,感染1周后用禽流感(H5,H9)和新城疫疫苗(崔志忠2007a)
免疫,免疫后4周采集血样进行HI抗体检测。表中的数据是平均值。统计分析表明,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感染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第三原因:疫苗质量及疫苗间干扰
对策:采用浓缩疫苗,合理免疫
疫苗的质量与种子病毒的免疫原性和抗原含量有关。抗原含量在国际上表示为pd50(pd50是50%的最小免疫剂量)。每种合格疫苗(0.5ml)应含有50%以上的pd50(即如果疫苗稀释50倍,0.5ml免疫仍能保护50%,即pd50)。根据国内规定,对10只1~2月龄的易感鸡注射0.2ml油疫苗鸡新城疫油疫苗。3~4周后,至少7只鸡受到10~8eld50-f48e9毒力攻击的保护,5只对照鸡全部死亡(15日龄鸡肌肉注射0.2ml优质油疫苗后,HI抗体达到6~7log2,可保护3个月;肌肉注射0.5ml 120日龄或成年鸡后,HI抗体达11~14log2以上,可保护8个月以上(除种子病毒免疫原性差外,劣质油疫苗主要是由于疫苗中病毒含量不足所致)。建议临床应用鸡新城疫油浓缩疫苗,特别是联合疫苗复制(鸡胚接种新城疫病毒后HA效价为640;接种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数小时后HA滴度降至40~80,接种新城疫病毒后HA滴度降至40~80。如果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先于新城疫疫苗,也会干扰新城疫活疫苗的免疫效果。因此,新城疫活疫苗应先于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接种,用新城疫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免疫7天以上(
,传染性法氏囊疫苗对新城疫疫苗免疫效果的主要影响是法氏囊萎缩传染性法氏囊活疫苗影响新城疫疫苗的体液免疫。因此,传染性法氏囊疫苗的免疫不应使用强毒力疫苗(
第四个原因:免疫程序不合理
对策:制定免疫程序时考虑局部免疫
,免疫程序不合理,在不知道抗体水平的情况下频繁免疫导致免疫瘫痪或盲目推迟免疫,出现免疫空白,这是导致免疫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活疫苗局部免疫在制定免疫程序时必须加以考虑。如果只是灭活的话使用疫苗后,呼吸道、胃肠粘膜和生殖道的局部免疫保护大多不足。在缺乏局部免疫抗体的情况下,人体需要更高的循环抗体来防止新城疫的感染。为提高呼吸道黏膜局部免疫功能,术后每2~3个月给鸡接种一次病毒活疫苗,油苗应每3~4个月接种一次,以保持较高的抗体免疫水平
;14~18日龄,静脉滴眼液,同时注射油灭活疫苗;我是内特50-60日龄时进行支肌注射;110~120日龄肌肉注射油灭活疫苗;240~260日龄再次注射油灭活疫苗。建议7~10日龄肉鸡接种IV株,同时注射灭活疫苗。对生长期较长的肉鸡,应在40天后肌注i株或IV株疫苗(
第五个原因:野生病毒(含剧毒)污染
对策:定期抗体监测
HI抗体新城疫(NDV)污染鸡的y水平高,分布广。最好先监测HI抗体,免疫后再定期监测抗体,及时预防新城疫(NDV)再感染(但新城疫(NDV)感染鸡HI抗体水平较高,但抗体下降速度快于正常免疫鸡)。因此,在接种新城疫疫苗时,必须明确接种鸡的背景,及时补充预防,避免新城疫的再次感染(此外,应激因素的存在、营养不良、免疫操作不当和药物滥用也会导致免疫功能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