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致病性禽流感和新城疫也是蛋鸡产业发展的障碍
,从2005年底到2006年初,受禽流感的影响,国内蛋鸡产业一直处于低迷状态;低致病性禽流感H9亚型或非典型新城疫在一些主要蛋鸡养殖区的发生,也成为蛋鸡产业健康发展的一大障碍(
针对这种情况,北京华都峪口禽业有限公司对14个省的1000多户养殖户进行了调查,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宁夏等市、自治区采取电话调查、区域调查、专家现场诊断等方式兽医专家,发现了一些新的禽病特点(
流行特征和病理变化
以上两种疾病在调查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散发,以180-300日龄产蛋高峰期鸡为主。病程40天左右,产蛋量下降严重。康复后产卵量可恢复到原来的90%,死亡率在5%~30%
气管粘膜充血出血;皮下、腹部和冠状脂肪有出血点;腺性胃出血并不常见,常见病变主要集中在生殖系统:卵泡充血、出血、变形或坏死检测鸡发病前后抗体水平。发现新城疫或H9亚型禽流感在发病初期抗体水平较低。多数鸡的抗体水平低于保护值,抗体滴度呈散在状态,且散在5个以上,病情恢复后,抗体滴度增加3~5个以上,根据上述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本病可能与免疫后产生的抗体
有关e低致病性禽流感H9亚型或非典型新城疫。原因如下:H9亚型禽流感致病性低的原因是忽视了H9的免疫功能。一些农民只对H5亚型禽流感有免疫力,而对H9亚型没有免疫力。他们认为如果他们对H5N1免疫,他们就会对H9免疫;或H9亚型免疫次数较少,产蛋前只有1~2次,产蛋后不再免疫,导致抗体水平低,保护不足(
国家对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高度敏感,一些农民误解H9免疫不重要。此外,H9疫苗在某些地区不可用(
c非典型新城疫产生的原因有:缺乏认识,不知道新城疫的保护需要体液免疫和局部免疫(
很多养殖户没有开展抗体监测或抗体监测不及时。免疫方法不合适,只能饮用水、滴眼液或注射免疫。体液免疫虽好,但局部黏膜抗体不高,即抗新城疫病毒感染的第一道防线不强(另外,免疫次数过多、间隔时间过短导致免疫麻痹(新城疫局部免疫的最佳方法是气雾剂
预防控制措施
免疫)对未接种H9亚型禽流感疫苗或已接种H9亚型禽流感疫苗但抗体水平较低的鸡,应紧急接种。参考免疫程序:2-4周龄首次免疫;8~10周龄免疫2次;120-130日龄为三免;产蛋后每3-4个月免疫一次(在预防新城疫时,要注意局部黏膜抗体的作用)。它是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在抗感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宣传反博的同时,也应引起重视黏膜抗体主要由活疫苗产生,体液抗体主要由灭活疫苗产生。因此,在鸡免疫的两个最重要的阶段,即育雏期和产蛋早期,有必要将两种疫苗结合使用。为保持产蛋期后局部黏膜抗体水平较高,应每2~3个月接种一次新城疫活疫苗(前3周以滴鼻液和滴眼液为宜;3周后采用气雾法;饮用水免疫效果差,不宜饮用;如果由于设备问题不能使用气溶胶免疫,最好使用滴鼻液和滴眼液。雷费r免疫程序:
第一次接种活疫苗于1-3日龄;第二,接种7-10日龄的活苗;第三,活疫苗+灭活疫苗在17-21日龄;4.8-10周龄活苗(气雾法);5.16-18周龄活疫苗+灭活疫苗(气雾剂);产卵期为2~3个月,用活疫苗免疫1天(需注意这两种疾病的抗体检测)。鸡新城疫和禽流感免疫鸡后,随着免疫时间的延长,抗体水平逐渐下降到保护值以下。鸡的抗体水平应及时检测白鼬免疫的时机,免疫后应取血样检查抗体上升情况,以确认免疫效果。只有在抗体检测的指导下才能实现靶向免疫,有效控制这两种疾病的发生(
此信息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