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养殖信息网 - 首页 - 养殖资讯 - 养殖新闻 - 疫苗的不良反应及其预防

疫苗的不良反应及其预防

编辑:养殖网 浏览: 317次

动物免疫是有效控制动物疾病的重要手段,是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环节。但由于各种原因,动物接种疫苗后会发生不良反应。因此,有必要找出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不良反应的表现形式

1.1局部反应

与疫苗接种过程中佐剂的性质和消毒状况有关。主要表现为注射部位红肿脓(

1.2过敏

是疫苗接种后,尤其是灭活疫苗接种后易发生的一种反应。结果显示,在注射vacc后数小时至一天内发生这些动物能够呼吸更快,肌肉震颤和流涎。妊娠动物流产、体温高、食欲不振、皮肤丘疹和粘膜发绀、皮下水肿(

1.3死亡

接种后发生过敏反应,未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导致动物死亡(

2.原因分析

2.1接种前不注意消毒

,个别防疫人员使用受污染的注射器具造成免疫动物感染。具体表现为:

(1)一次注射多只动物,即不换针连续注射几列动物。如果有如果是生病的动物,即使换了针,它们也会通过针(2)互相传染,隐性感染动物或潜伏期动物的感染会增加,使其患病。(3)临床治疗患病动物的针头和工具没有严格消毒(

2.2不规范操作

免疫人员不及时引起动物的应激反应在免疫过程中违反操作规程,严重造成免疫动物死亡的。同一种疫苗因操作方法不同,效果不同。需要肌肉注射的疫苗不能皮下注射,特别是含油的灭活疫苗佐剂必须肌肉注射,否则会有不良反应。疫苗没有按规定剂量注射。一些防疫人员认为,疫苗剂量越大,免疫效果越好。疫苗注射时是规定剂量的数倍甚至十几倍,引起不良反应(

2.3疫苗生产过程中质量不稳定

疫苗处理不当,灭活不良,过量的异源蛋白和杂质可引起不良反应(

2.4传染病潜伏状态

动物在接种前,处于病原体感染的潜伏期,且无临床症状。在这个时候疫苗的不当运输和保存

县级动物防疫机构向上一级动物防疫机构购买疫苗,然后分发给乡镇兽医站,然后分发给村级防疫人员。在此期间,经过多次运输、冻融、分装、贮存,如果其中一个环节贮存温度不符合要求,可能会引起疫苗不良反应(

2.6目前疫苗之间的干扰

,为节省时间,大多数防疫人员注射更多的t韩寒同时接种了两种疫苗。有些疫苗在动物体内相互干扰,引起不良反应(

2.7动物营养不良

由于营养不良,体内缺乏蛋白质和维生素,动物接种疫苗后不能表现出免疫效果(预防措施

3.1树立消毒意识。在开展免疫工作前,必须对免疫设备进行严格彻底的消毒,对注射部位进行认真消毒,坚持“一动物一注射”(

3.2加强动物饲养管理,提高动物营养水平,改善动物营养状况,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3.3)坚持疫苗直供制度,保证疫苗质量,禁止使用过期、假冒、非法疫苗(

3.4必须采取正确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接种。例如,禽流感疫苗的免疫时间必须超过14天,猪瘟疫苗必须在20日龄以上(

3.5)严格控制疫苗剂量,按规定剂量(

3.6)进行免疫,预防和减少各种应激因素的发生。接种疫苗后发生过敏反应时,应精心管理,提供舒适的环境和卫生条件(

3.7)抢救应及时进行,如地塞米松、肾上腺素、普鲁卡因、青霉素、复方氨基比林等。通常在注射免疫增强剂,如硒和维生素E,可用于疫苗。

本文由(养殖信息网)栏目整理发布:http://www.yangzhixinxi.com     养殖网     养殖项目

养殖新闻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养殖交易信息
养殖百科 查看更多
养殖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