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畜禽疫病一直是影响畜牧业健康发展和畜产品安全质量的主要原因。畜禽疫病防治已成为兽医工作者的主要工作。众所周知,对畜禽来说,病原学的确认是合理用药的前提。只有准确诊断,才能了解病因,从而筛选出对病原菌高度敏感的药物。许多基层兽医、养殖户和兽药经营者,往往根据自己的经验,不认真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诊断、综合分析时,会产生不良反应他们病了,急着给药。当治疗无效时,他们经常换药。因此,动物疾病得不到有效控制,药品成本增加,甚至导致疾病的传播。病畜禽用药存在许多误区,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误区的表现
病因不明情况下盲目用药
一些大型畜禽养殖户和一些乡镇兽医,在没有动物疾病诊断的情况下,往往利用所谓的养殖经验或治疗经验或只有一点理论知识的知识来治疗患病的畜禽,其结果是往往适得其反;也有当地兽医行医多年,从未做过动物解剖。他们的一个常见做法是,当发现治疗无效时,经常换药,因此确实会杀死一些患病的畜禽。他们往往不具备鉴别某些病毒性疾病、真菌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等的能力,更不用说对症下药了。还有许多农民当兽医。他们家里有退烧药和抗菌药。当牲畜和家禽生病时,他们会给它们打针。但当大量动物死亡时,它们会惊慌失措,去兽医那里接受治疗。他们认为这是可以的有钱,但在很多情况下,损失往往更大(
不明药物适应症
大多数畜禽养殖户和相当一部分基层兽医对兽药的药理、动物病理学和病原微生物特性不是很清楚,他们不知道每种药物都有一定的适应性。具体表现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病毒性疾病,用抗阳性菌治疗由阴性菌引起的疾病。在农村地区,许多人用青霉素治疗猪瘟和新城疫。许多基层兽医经常根据自己的习惯用药,用药方式是安乃近、青霉素n和地塞米松。当这不起作用时,药物被滥用。最终,大部分患者治疗失败(目前兽药市场一片混乱)。很多兽药生产企业在产品介绍中只讲疗效,不讲成分,特别是在许多中西药中。有产品介绍好像一个产品能治百病,据说5分钟退烧,8分钟见效。厂家的这种做法,一方面使广大养殖户和基层兽医感到困惑,同时也对临床实践起到误导作用。就剂量而言,许多兽药产品按每公斤重量计算,但大多没有标明限量,给临床使用中的药物中毒埋下隐患。大多数畜禽养殖户不会计算用药量。很多农民看到一次注射无效,第二次注射无效,就会用两倍甚至三倍的药量注射第三次。这样,由于药物的有害作用,会加重动物的疾病或加速受感染动物的死亡。相反,剂量不足以达到治疗效果,病原微生物产生耐药性,使治疗成为可能抽搐效果差或无效。结果是一样的,不仅浪费了药费,而且治病不治本(
2.所谓疗程是指药物治疗的全过程,即根据特定动物发生的特定疾病,应使用多少剂量,每天应治疗多少次,应连续治疗多少天,以确保受影响动物完全康复而不复发。但在基层,不按疗程用药的现象非常普遍。最后一句话是不是说在农村,注射了几天(几天)的动物都不是猪兽医,但畜牧业的农民说了算。在许多情况下,农民给动物自己的药物。一些农民看到猪打一两针就可以吃了。为了省钱,他们第二天就停止吸毒。其实,猪的病不好,猪到了第三天就停止进食,于是他们又打针,又吃,又停药。这种反复辗转的后果是,本来可以治愈的动物都死了,小的损失变成大的损失,甚至严重的损失(
在同样的情况下,一些基层兽医在疫期(如猪流感、流行性腹泻、仔猪大肠杆菌病等高危季节)往往一劳永逸,不能保证每个农民的疗程;或者基层兽医不知道正确的疗程,可能导致治疗失败,给养殖户造成严重损失(
给药途径不正确
给药途径是指给动物的给药方法,如口服给药(混合喂养,饮用水或直接口服),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可根据畜禽种类、特定疾病和不同药物确定给药方法。给药途径直接影响治疗或预防的效果。例如e、 动物消化道疾病常采用口服给药,动物炎症常采用肌肉注射,家禽常采用饮水或混合给药。然而,家禽防疫疫苗根据免疫程序和特定疾病
给药途径不当,常采用鼻腔滴注、饮水或肌肉注射等不同方法,导致剂量不足,达不到控制效果,或过量和药物中毒。如果猪的味觉、气味比较发达,苦味或辛辣味大的口服药,猪就不想吃了。如果药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差,则药物在上层水中的量不足,而水中的药物容易中毒。有些药物不应该被消化道吸收(例如,一些抗生素),但不能口服。一些刺激性液体不应该肌肉注射。这些都说明了药品管理的重要性,针对兽药在动物疫病防治中存在的诸多误区,纠正对策应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源头控制,二是整顿兽药市场,三是提高人员素质,加强兽药生产源头管理兽药生产在各省级兽药主管部门,每个兽药品种生产批准文号的审批必须严格按照新的兽药管理规定执行。严格审查各兽药品种包装说明书的内容,不允许不真实、夸大疗效的产品进入市场,欺骗用户。不能让劣药、假药、非法产品流入市场,伤害农民。目前,农业部加强了这方面的工作,各地都在实施GMP认证。q将有质的飞跃加强兽药市场整顿当前兽药市场相当混乱,尤其是体制改革方面,绝大多数乡镇兽医站被撤并,原有的县、乡兽医站兽医主渠道管理模式基本消失。目前,在大多数农村地区,几乎所有的饲料经营市场都在经营兽药,几乎所有的兽药经营市场都在半地下经营兽药生物制品。许多人无证经营兽药或超出经营范围。一些其中有乡镇兽药站解体后下岗的基层兽医。为了养家糊口,他们都一边经营兽药,一边给动物诊治。许多经营兽药的人不了解动物疾病、常识原理(药理学)以及兽药的储存和使用常识。他们只靠药品外包装上的说明书向买家推销(
虽然兽药市场经过多次整顿,几乎没有办法在市场上摆摊,但经营劣质和假冒兽药的现象时有发生许可证和超范围经营仍然存在。如何整顿目前的兽药市场,对于农牧业管理部门来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抗生素不应该和疫苗混在一起,有些养殖户喜欢在疫苗稀释后添加一些抗生素。事实上,这种做法将直接影响疫苗的效力和预防效果。因为这些抗生素会直接影响疫苗病毒的活性(因为它会改变疫苗稀释液的渗透压和pH值),最终影响免疫效果。一般来说,在使用疫苗前后的一天内应停止使用任何抗生素。如果有必要的话因此,应选择不同的给药途径;在接种菌苗后的前3天和第5天内不要使用抗生素,不要使用添加了抗生素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
不要盲目追求新奇用药
有些农民在用药时喜欢跟风。他们在没有新药经验的情况下盲目使用新药。有的兽药生产企业只是将老药改名作为新药销售,有的则干脆用英文或分子式书写,欺骗农民。因此,在选择治疗药物的过程中,要认真分析和选择那些高效、廉价、易用的药物为了获得安全和方便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