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养殖信息网 - 首页 - 养殖资讯 - 养殖新闻 - 畜禽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畜禽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编辑:养殖网 浏览: 396次

在规模化畜禽生产中,由于采取了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畜禽病毒性疾病得到了有效控制,细菌性疾病呈上升趋势。而且,由于抗生素的长期使用和滥用,耐药菌株不断增多,甚至一些致病性较弱的细菌已成为畜禽的新威胁。因此,在一定条件下,细菌性疾病的危害已成为畜牧业生产中的一大难题。群体性药物防治一直是畜禽防疫工作的主要环节,特别是在细菌性疾病的防治和混合或继发感染的预防过程中病毒性疾病的流行。因此,合理使用抗生素具有重要意义(

所谓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指在明确的适应证下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并使用合适的剂量和疗程,从而达到杀灭病原微生物或/和控制感染的目的,同时采取相应措施提高畜禽的免疫力,防止各种不良后果的发生,介绍了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用药的原理及应用情况

1根据药敏结果应优先选用高敏感药物测试。在高敏感药物中,应首选价格低廉、来源广、易被口服(混合或饮用水)吸收的抗菌药物。选择高敏抗生素时应考虑以下问题(

1.1窄谱抗生素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当一种抗生素能达到治疗效果时,不能选择广谱抗生素(

1.2),两药合用不宜使用

1.3必须使用两种抗生素时,应选择具有协同作用的药物

2注意剂量和疗程。处理全身感染时,不要盲目增加剂量。如果是严重的全身感染,在治疗初期(1-2天内),可适当增加剂量,然后给予一定量,有利于控制感染,减少损失。治疗过程与感染的性质有关。对于急性感染,当给药后死亡率明显降低时,人群整体状态得到改善,然后继续给予2-3个疗程的治疗。治疗间隔一般为3-5天(

3种药物还应根据传染病的性质和感染畜禽的情况选择。如传染病是一种全身感染的败血症。口服给药时药物必须通过消化道吸收。相反,它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病畜禽食欲下降或放弃时,口服给药不能达到血液中药物的有效浓度,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此时选择注射用药物为宜。畜禽患肠道传染病时,要选择口服不易吸收的药物,以保证药物在肠道的治疗浓度(抓住治疗时机也很重要)。有些传染病不是发生在整个群体中,而是新的死亡病例(如鸡大肠杆菌病、鸡白痢等)不断出现。在这种情况下,药品监督管理的时机应突出“早”字,这对控制新发病例、减少死亡、减少损失具有重要意义;一些传染病,如鸡传染性鼻炎,在鸡体内迅速传播。但在发病初期,当鸡的食欲没有明显变化时,及时口服敏感药物对提高疗效、缩短病程非常有利。但是,它拖延了时间,只能通过注射给药,从而增加了资金消耗,增加了防疫负担n人员(

5对尚未进行药敏试验的生产单位,当畜禽发生细菌性疾病时,应尽量选用本领域乃至本地区不常用的药物,既能达到治疗效果,同时也为临床用药提供经验。药物的选择是否合适,应根据疗效而定。经过1-2天的治疗,病畜(禽)的死亡应明显减少,或动物精神和食欲得到改善,或不再出现新病例,这反映了药物的治疗效果。否则,药物选择不当,后果自负及时更换敷料(

6临床用药是防治畜禽细菌性疾病的重要手段,但绝非唯一途径。因为有些疾病,如慢性呼吸道疾病、鸡大肠杆菌病、仔猪黄(白)痢疾等,除了感染因素外,还有明显的诱因,或继发于某些原发感染过程。如果外界不利因素得不到消除或环境卫生条件得不到改善,甚至原发感染得不到及时控制,盲目依赖药物治疗就不能达到预期目的,因为治疗效果是由许多综合因素决定的。因此e、 在治理方面,还应加强畜禽群饲养管理,改善环境,改善环境卫生条件,做好兽医卫生综合防治措施(必须强调综合治理的重要性)。在应用抗生素治疗感染时,必须充分认识机体免疫功能的重要性。过度依赖抗生素疗效,忽视内在因素是抗菌治疗失败的原因之一。因此,在抗菌药物的应用中,要改善动物的身体状况,并采取多种综合措施如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不可忽视(

本文由(养殖信息网)栏目整理发布:http://www.yangzhixinxi.com     养殖网     养殖项目

养殖新闻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养殖交易信息
养殖百科 查看更多
养殖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