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田养肉鹅技术要点
玉米田养肉鹅,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饲料问题,而且为普通农民致富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笔者将玉米种鹅的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供养殖户参考(
1.育雏房和种鹅房
育雏房和种鹅房可由闲置的旧房屋、仓库改扩建,也可新建。为了降低养殖成本,建筑材料应该本地化。由于3周龄以前的雏鹅绒毛少,体质弱,体温调节能力差,故提出了保温、干燥、通风、不偷风的原则可用于育雏房的建设。苗圃内还应配备暖气设备,如防火墙、蚯蚓等。单个育雏房的适宜面积为500至600只小鹅。苗圃地面可用沙子或干净的粘土铺砌夯实,苗圃内侧比外侧高20-30厘米(
种房可由玉米田附近的老房子、闲置的塑料大棚等组成,也可因地制宜修建。养殖场的位置要高,背风面要晴朗,视野要开阔,不能积水,门前要有足够的空地。在建新的养殖场时框架可采用木杆和木板,天花板可采用油毡、石棉瓦或塑料布。棚高约2.5米,可以用塑料布围起来。考虑到夜间天气寒冷,可采用双层塑料布包裹,保鲜塑料布可使用2-3年。俗话说:“养鹅无术,圈干食饱。”。因此,繁殖圈必须保持干燥和清洁
2.我国北方玉米的种植和管理,玉米通常在5月上旬和中旬播种。选择适宜本地栽培的高秆玉米品种,施用农家肥或am碳酸氢铵为基肥,尿素为基肥。天气干燥时,可加速发芽,在水中播种。如果前一年田间杂草不多,为了方便杂草的出现,玉米播种覆土后不能喷洒除草剂。玉米幼苗出3-4片叶后,不能进行中耕、追肥等田间管理。其他生产管理措施与普通大田玉米相同(小鹅
的饲养管理应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的肉鹅品种,北方地区可选择白鹅、霍鹅和莱茵鹅打开。一般在5月份,播种应在中、晚10天开始,最迟不得超过6月初,否则玉米田杂草将无法控制。培育健康的小鹅是肉鹅生产的关键。在玉米田饲养小鹅时,对小鹅的要求会更高。因此,在育雏阶段一定要精心管理,尤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水要及时煮沸)。小鹅喝水是第一次。当雏鹅从孵化场运回时,应立即将其放入准备好的(消毒、预热、加温)苗圃。在短暂的休息之后,他们可以得到第一杯饮用水。如果水供养过晚,会导致水分的流失和小鹅鳍的收缩,俗称“干爪”。第一次饮用水是炮击后24-36小时。饮水能刺激雏鹅食欲,促进粪便排泄,但不能在供水前喂饲。如果先喂鹅,它就会缺水口渴。一旦遇到水,它会立即抢水喝多,造成大量水进入血液,导致水“中毒”,通常死亡率很高。第一次喝水时,有些小鹅可以将喙多次压入水中,以便学会先喝水,其他小鹅也会跟着学。水沸腾了饮水机的深度应为3厘米。饮用水水质良好。要求干净卫生。可使用温开水,水温应在2O(
2左右。一般在饭后第一次饮用。敞口饲料可用清水和浸泡过的小米(或玉米粒)洗净,切叶、青草等绿色饲料。喂食时,可以将小米撒在塑料布或垫子上,也可以撒一些在小鹅身上引诱小鹅啄食。慢慢地,整个小鹅群会啄,然后加入绿色饲料。在雏鹅10日龄前,一般白天饲喂6~7次,每次间隔3小时,夜间2~3次,每次25~30分钟,使雏鹅生长发育良好小鹅吃饱了;3-4天后,可采用全价配合饲料或自制饲料喂养。北方地区小鹅常用饲料配方为:玉米57%、豆饼23%、米糠6.3%、骨粉2.1%(或磷酸氢钙1.7%)、食盐0.4%、石粉0.2%、微量元素添加剂0.2%、复合维生素添加剂0.2%、砂0.3%、蛋氨酸0.1%、土霉素钙0.1%(
,只有体重超过400克的小鹅才能在稻田里吃草。需要20-23天。不能达到放牧所需体重的小鹅应继续喂养,直至达到标准,否则虚弱的小鹅容易死亡。饲养密度取决于杂草的数量在玉米地里。一般每公顷养200-250只鹅。过高的饲养密度不仅会影响玉米产量,而且鹅也会吃不饱(3.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在实践中,有必要根据小鹅的行为来判断温度是否合适。如果温度合适,小鹅分布均匀。安静地呼吸,安静地睡觉;气温高时,小鹅张开嘴呼吸,张开翅膀,经常喝水;如果温度太低,小鹅会挤在一起,发出柔和的叫声,竖起绒毛和卷曲的身体。育雏的最适温度为27~28℃℃ 1-5天,25-26℃ 6-10天,2224cc(11-15天)和2o22oc(16-21天)。早春育雏温度可较高,健康育雏温度可较低,夜间温度宜为1~2℃℃ 育雏前10天
比白天高,小鹅饮水少,粪便少,房屋相对干燥,小鹅易脱水,出现“干爪”。此时应进行人工加湿,常用的加湿措施是在地面浇水或在炉子上烧开水。育雏房适宜湿度为1-10日龄65%-70%,11-21日龄60%-65%(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