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8月,河北省行唐县部分养殖户饲养了以痘斑、痘疹、黄白色粪便为主的彩鸡。经详细检查,确诊该病为鸡痘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并采取了具体的防治措施
1.发病率
2012年8月,河北省行唐县刘某放养的120余只彩鸡被感染。初期,部分鸡出现流鼻涕、打喷嚏、流泪、眼睑肿胀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出现腹泻并开始死亡。刘认为这是气候变化引起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于是给小鸡喂食连续饮用泰乐菌素3天,病情未见明显好转,发病鸡越来越多(
2.临床症状
病鸡情绪低落,闭眼;食物和饮用水摄入量明显减少,张口、伸颈,粪便呈黄白色排泄;在嘴角和鼻孔发现了痘痘。有些病鸡眼睛和鼻孔有水状分泌物。结膜可见黄白色小结节。有些病得很重的鸡会从眼睛里挤奶酪。呼吸困难鸡口腔粘膜和喉部可见明显的黄斑(
3.病理改变
死亡鸡体薄而无力k、 结膜、口腔黏膜、咽喉及上气管有纤维坏死假膜;剥离假膜后,可见红色溃疡面。大部分死鸡下眼睑有肉芽肿,气囊严重混浊,并伴有严重心包炎和肝周炎症。部分病鸡腹泻后肠道变薄
4.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采集死鸡的肝、脾、气囊等病料,接种普通琼脂培养基。24小时后,圆形、凸起、光滑、湿润、半透明的菌落生长。菌落涂片和革兰氏染色镜检显示blu两头有nt圆形和中等大小的红色杆菌。结果表明:丁胺卡那霉素和左氧氟沙星高度敏感,盐酸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中度敏感,青霉素和红霉素低度敏感。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尸检及实验室检查,证实E。大肠杆菌和鸡痘混合感染(方法
5.1丁胺卡那霉素水溶性粉剂加入饮用水中3天
5.2饲料与清温白毒散(大青叶、大青叶、红花、黄芪、当归、黄连、柴胡等)混合使用5天;同时加入适量鱼肝油和复合维生素胺,尤其是亚硒酸钠。
5.3分离呼吸困难的鸡,用镊子轻轻去除喉腔内的水痘和纤维素渗出物,然后用碘甘油涂抹损伤表面,在安静的环境中单独喂养(
5.4用碘和氯消毒液交替消毒鸡舍,特别是水箱和料箱。饮用水消毒液可用于清洁。经过2天的治疗,该病得到有效控制,病死鸡数量减少。一周后,雏鸡恢复正常,采食量逐渐增加(结论与讨论
6.1鸡痘是正常的主要由皮肤损伤和痘病毒感染引起;因为皮肤表面的痂被破坏了。大肠杆菌易侵入,引起混合感染(
6.2接种疫苗是预防鸡痘的最佳方法。一般情况下,第一次接种在20日龄,第二次接种在100日龄。接种方法是用接种针在鸡翅内侧无血管刺种,一周后检查效果。如果接种成功,接种部位会有天花,否则应重新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