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球虫病是鸡吞食一个或多个感染艾美耳球虫的卵囊后寄生于肠粘膜上皮细胞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在中国被列为二级动物疾病。急性病鸡的临床特点为贫血、便血、消瘦、粘膜苍白。中毒后肠上皮细胞严重受损,导致急性衰竭和死亡。慢性型以雏鸡或成年鸡间歇性腹泻、逐渐消瘦、产蛋量下降、生长发育不良为特征(
1。病例介绍
1鸡场共饲养鸡3000余只,蛋鸡2000余只我在建湖县。该病于2014年4月13日发生,短短几天内死亡鸡280余只。症状表现为产蛋鸡产蛋量逐渐下降,部分产蛋鸡不进食而变瘦。4月1日在我站接受治疗后,根据临床症状综合判断、流行病学调查、尸检病理改变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确诊为鸡球虫病。并对症治疗3~5天,病情好转,7天后痊愈(
2.临床诊断
急性期,病程短,病死率高。病鸡们情绪低落,羽毛竖立起来,四肢下垂头部卷曲,食欲下降,泄殖腔周围的羽毛被液体排泄物污染和粘着。病鸡出现运动障碍、翅膀麻痹、食欲增加、体格饱满。牙冠和可见的粘膜苍白、消瘦、流干、充血。有些病鸡的粪便一开始是褐色的,后来是带血的。在疾病结束时出现痉挛和昏迷,死于急性衰竭。慢性期病程较长,多发生于雏鸡和成年鸡。病鸡体重逐渐减轻,脚和翅膀瘫痪。产蛋量下降,间歇性腹泻,死亡率低,影响生长发育(流行特征)流行病学
现场查阅喂养、防疫、治疗记录,同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该病以雏鸡为主,所有鸡均易感。15~50日龄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成年鸡临床症状不明显,是主要感染源。病鸡体内有卵囊,被感染鸡污染的饲料、饮用水和土壤中也有卵囊。其它动物、昆虫、雉鸡、土壤及饲养者和农用车辆均为机械性媒介(
4。病理学检查及诊断
尸检显示病变主要位于动物的内脏睾丸。尸检,双侧盲肠肿胀3-5次,外观呈棕红色或暗红色。肠管表面有白色或红色的大斑点。切开肠管,可见肠管增厚,且肠管内有大量血、血凝块或黄白色干酪样碎屑混有血液。长时间的肠道干燥坚硬,肠腔内可见血栓。有时小肠中部肿胀、充血,甚至出血坏死。肠壁增厚。肠管内容物中含有大量血液、血凝块和脱落的粘膜。小从浆膜表面可见病变区有白点和红点。部分病变主要位于十二指肠和小肠前段。受损肠段出现大量淡白色斑点,肠道苍白,含水样液体,呈水平排列,呈阶梯状(
5。治疗
杀虫,消除肠道炎症,提高机体抵抗力。氨基丙基盐酸盐和磺胺喹恶啉钠水溶性粉剂与200kg水/100g混合3~5d,静置7d。100g中含有7.5G盐酸氨普林和4.5G磺胺喹喔啉钠。同时,40克添加多味素和葡萄糖粉,使鸡自由饮水,提高机体抵抗力。如果血便严重,应给予维生素K3和鱼肝油止血,修复肠黏膜。中医的治疗方法是杀虫止血、温补肾阴、清热解毒。清高(2g)、仙鹤草(120g)、何首乌(140g)、肉桂(80g)、牡丹皮(160g)、柴胡(40g)、黄芪(40g)、大黄(30g)、青蒿(1000g)、黄柏(400kg)、甘草(30g)磨成细粉,饲喂3-5天;常山290g,槟榔60g,地榆白头翁120g,白头翁160g,大黄、柴胡各40g,黄连、三七、黄芪、苦参、甘草各30g,白芍140g,共1000g细粉,400kg合剂,饲养3-5天(结论
要预防本病,必须保持适当的密度,鸡舍温度、光照适宜,鸡舍与运动场分开,雏鸡与成年鸡分开。减少麸皮和碳酸钙(蛤壳)的含量,增加维生素A和维生素K的含量。及时清理粪便和床上用品。用0.5%过氧乙酸喷雾剂对养鸡场车辆进行消毒环境喷洒20%石灰水消毒。从12~15日龄开始,及时、定量地给予无病鸡抗球虫药物。它们交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