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病毒引起的鸡急性传染病。主要危害鸡和雏鸡,可引起免疫抑制。它是养鸡业最严重的病害之一。近年来,由于采用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免疫,该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由于病毒血清型、突变亚型中有许多不同的毒力亚型,因此该病仍呈区域性暴发或散发(
2007年9月,一只19日龄的鸡突然发病并急性死亡后被诊断为IBD
1。发病率:
一个养殖户饲养了7000只三黄鸡。18天大的时候,他抱怨说一部分鸡情绪低落,脖子缩了,拉了更多的水,没有死鸡。笔者初步诊断为球虫病症状,对预防球虫病的家庭进行药物喂养治疗。19天大的饲养员又来了,带来了死鸡和病鸡。据了解,用药后当天到当晚,这些鸡的进食量正常,后半个晚上开始出现怕冷和拥挤的症状。早上喂食时,发现死鸡30只,其中1/3不进食,病鸡情绪低落,昏昏欲睡,缩颈闭眼,并有全身震颤、蹲伏等症状,拉白水或黄绿色粪便,脱水吃了病鸡,捕捉无反应(
2.尸检病理变化:
机体脱水,腿部肌肉出血,法氏囊大,囊腔内粘液,个别出血,出血,肾轻度肿大,个别有少量尿酸沉积,小肠壁散在出血点,其他病变不明显。根据临床症状及病理改变,诊断为IBD(
3.治疗措施:
1.烧死鸡,分离病鸡,加强饲养管理(做好保温和定时通风)。提高f饲养环境(减压)(
3.全组肌肉注射抗传染性法氏囊病、传染性支气管炎、新城疫的三高免疫卵黄抗体(注:先打健康鸡,后打病鸡,每100只鸡换一次针)
)
4;植物血凝素浓缩饮用水一次,然后补肾消肿解毒药+葡萄糖和黄芪多糖交替饮用水、维生素CRaw蔬菜混合物。所有死鸡治疗3d后全部停药,从发病到对照组
5共处死105只鸡。给予大肠杆菌预防药物3天,免疫组化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常引起3~6周龄雏鸡发病。本病于19日龄发现,早期治疗以控制死亡
3。根据作者收集的病例资料,本病的病原为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卵黄抗体使用越早,效果越好。由于其见效快,高免疫性卵黄抗体一般只用于治疗,不用于预防,但只能维持10-15天。因此,如果鸡没有及时接种相应的疫苗后,fl稳定鸡将处于易感状态,导致再感染或免疫失败(
4。为防止免疫失败,在注射蛋黄抗体10-15天后,有必要对新城疫和传染性支气管炎进行再免疫,因为法氏囊感染后,新城疫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免疫很可能失败,因此有必要重新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