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养殖信息网 - 首页 - 养殖资讯 - 养殖新闻 - 青蟹混养技术

青蟹混养技术

编辑:养殖网 浏览: 209次

近年来,单养型青蟹较为少见,尤其是在潮间带。混养类型更为复杂。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对其他经济品种的适当混养,净化沉淀,形成并保持池中适宜的生物结构,创造适合青蟹和混养品种共同生活和生长的生态环境,目前有鱼类10余种,虾、贝类、藻类

青蟹混养技术

1.对虾。如中国对虾、长毛对虾、斑节对虾、日本对虾、斑节对虾、加勒比对虾等。虾苗的标准要求临时育秧后3cm以上的苗木生长量一般在1000-2000株/亩左右,生长速度快于潮间带虾池。当水温适宜时,一个月后即可开始捕捞(

2.鱼类。主要种类有Mugil、barracuda、Sparus macrocephalus、mudskipper等,池塘中浓缩的有机物是这些鱼类的优良诱饵,一般每亩育苗20-500粒(

3.贝类。主要养殖缢蛏、泥鳅、肩胛、菲律宾蛤仔、青蛤等底栖贝类;例如,对于缢蛏的混合培养,控制其生长是适宜的l低于池塘面积20%的海滩区域。养殖贝类的滩涂应每年轮流封闭。平坦的中央滩面经深翻整平后可用于放苗,每亩滩面育苗量应为30-50kg(

4.藻类。螃蟹和江蓠混养在台湾很常见。适量藻类混养能吸收和消耗大量的溶解有机物,增加溶解氧,更有利于青蟹等经济动物的生长(

混养注意事项

1.混养密度不宜过高,品种也不能太多很多。要以青蟹养殖为主,日常管理办法也要根据青蟹养殖情况进行。如果其他品种密度过高,就会成为吵闹的客人,影响青蟹的生长(

2.混养品种的选择应根据池塘条件,特别是池塘底物质条件的类型,这是适合繁殖品种的栖息地。比如不推荐跨年育种品种,特别是鱼类品种,一般不能在围塘中越冬。在移植过程中会有很多伤亡。唯一的办法就是提高出苗规格使其能在低温前使用,谁能负担得起捕捞符合条件的混养(

一些专业知识从网络

转移过来

本文由(养殖信息网)栏目整理发布:http://www.yangzhixinxi.com     养殖网     养殖项目

养殖新闻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养殖交易信息
养殖百科 查看更多
养殖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