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养殖信息网 - 首页 - 养殖技术 - 苗猪 - 苗猪营养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预防?
苗猪养殖

苗猪营养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预防?

编辑:养殖网 浏览: 346次

苗猪营养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发生本病的主要原因是哺乳苗猪生后生长发育较快,对铁的需要量增大,如铁供应不足,就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而发生贫血,因此,本病又称为缺铁性贫血。初生苗猪并不发生缺铁性贫血。但随后,苗猪由胎儿时期的肝脏造血转为骨髓造血,又因生长快,体内贮存的铁日渐消耗,母乳中的铁又满足不了生长的需要。同时苗猪又处于关闭饲养状态,猪舍地面又是砖石或木板构成,又得不到外源性铁的补充,更导致本病发生。相反,放牧的苗猪,能从土壤或青草中得到一定量的铁,一般不会发生本病。

苗猪营养性贫血的原因,细分,可分为以下几类:

1、生理性病因

主要是铁不足或缺乏,苗猪出生后头几周,生长发育迅速,全血容量增长快,每天需铁7~15mg,而母乳供给的铁每天仅为1mg,于是动用体内极其微薄的贮存铁(约为40~47mg)。而此期苗猪若生长在以水泥或木板为地面的猪舍内不能与土壤接触,失去了对铁的摄取来源,同时又没有采取人工补铁措施,而使苗猪缺铁严重;加上苗猪出生后7d内胃液缺乏盐酸,获得的铁就更少了,结果血红蛋白合成不足而出现生理性贫血。

2、条件性病因

苗猪补饲日粮中碳酸钙和锰的含量过多可以引起条件性缺铁和贫血,这主要是由于碳酸钙和锰都对铁的吸收具有拮抗作用。当日粮中蛋白质、铜、钴、锌、维生素B12、叶酸、烟酸、硫胺素、核黄素等缺乏时,可引起或促进苗猪营养性贫血的发生。磷酸、植酸、鞣酸、草酸等均能与铁结合,阻碍铁的吸收,日粮中这些物质的含量过高,也可促进本病的发生。

3、环境因素

如猪舍空气不流通、粉尘多、阴湿、密养等均能加重贫血。如果苗猪摄入了有毒、含生物碱的饲料和多次或长期使用某种药物(如国家规定食品动物禁用的氯霉素)也会加速贫血的发生。

苗猪营养性贫血如何预防?

加强妊娠后期和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增加哺乳苗猪外源性铁剂的供给。

1、妊娠后期和哺乳母猪多喂富含蛋白质、铁、钴、锌、维生素A、B族和维生素E的饲料,并适当增加青绿多汁饲料,保证充足高质的母乳供给。

2、加强苗猪的饲养管理,在气候条件许可时,让苗猪在自然环境中有充足的运动和光照;多给苗猪接触土壤的机会并提前开食,增加铁、铜元素和矿物质的摄取。

3、在水泥、木板地面的猪舍内长期舍饲苗猪,应在3~5日龄即开始补加铁剂,其方法是将铁铜合剂撒在土盘或粒料内,或涂于母猪乳头上,或逐头按量灌服;也可于3日龄肌肉注射右旋糖酐铁100~150mg。

本文由(养殖信息网)栏目整理发布:http://www.yangzhixinxi.com     养殖网     养殖项目

苗猪养殖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养殖交易信息
养殖百科 查看更多
养殖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