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猪红痢症状图片
苗猪红痢的症状有哪些?
1、临床症状。
苗猪红痢常在苗猪出生后数小时至1-2天发病,发病后数小时至两天可死亡。在**急性病例中,病状很不明显,生后吃奶及精神还好,常突然不吃母奶,精神沉郁,病苗猪不见拉稀即死亡。在虚脱或昏迷、抽搐状态下死亡。病程稍长的病例,可见病苗猪不吃奶,精神沉郁,离群独处,怕冷,四肢无力,行走摇摆,腹泻,排出灰黄或灰绿色稀粪,后变为红色糊状,故称红痢。粪便很臭,常混有坏死组织碎片及多量小气泡。体温不高,很少升到41度以上。大多数病苗猪死亡,甚至整窝苗猪全部死亡,极少部分苗猪耐过后可恢复健康。
2、剖检症状。
典型的病理变化在小肠。剖开腹腔后,清楚地看到某一小肠段(多数在空肠)呈深红至黑紫红色,病变和正常肠段两端界限明显,剪开肠管可见NV内充有红黄色或暗红色内容物,其内混杂多量气泡,肠粘膜潮红伸胀、出血,甚至出现灰黄色麸皮样坏死。有些病例在肠浆膜下及肠系膜内积有数量不等的小气泡。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或出血。腹腔内有多量红黄色积液。有的病例可见到胸水及心包液增多,心外膜出血。肝淤血或出血,色泽深浅不均,质较脆。脾脏边缘和肾皮质部有小点出血。
苗猪红痢症状图片
苗猪红痢的病原是什么?
苗猪红痢的病原为c型魏氏梭菌(又叫c型产气荚膜梭菌)。此菌革兰氏染色为阳性。是长的大杆菌,长4-8微米,宽1-1.5微米。本菌能形成芽饱。芽抱大于菌体的宽度,位于菌体中央,呈椭圆形,似梭状,故名梭菌。无鞭毛,不能运动,在动物体内含血清的培养基中能形成英膜,是本菌特点之一。本菌为厌氧菌,在马丁氏血液琼脂平皿上,菌落呈圆形,边缘整齐,表面光滑、隆起,周围有明显的透明的溶血坏。在厌气肉肝汤中生长较快,如在37度条件下培养2-3小时即开始生长,肉汤呈均匀混浊,并产生大量气体。在厌气肉肝汤中生长,可产生强烈的外毒素,根据毒素种类不同,用以鉴定不同的菌型。
本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通常存在于土壤、词料、污水、粪便及人畜肠道中。梭菌繁殖体的抵抗力并不强,一旦形成芽胞后,对热力、干燥和消毒药的抵抗力就显著增强。
苗猪红痢症状图片
如何确诊苗猪得了红痢?
苗猪红痢的流行特点,症状和病理变化都很典型,不难做出诊断。
本病主要发生在生后3天内的苗猪,出血性下痢,发病急剧,病程短促,死亡率极高。剖检可见空肠段有出血性炎症及坏死,肠浆膜下有小气泡,肠腔内容物呈红色并混杂小气泡,这些都是本病的诊断特征。细菌学及毒素的检查,是实验室诊断的正确依据,一般可进行下列工作:
(1)病料显微镜检查:用病变明显的肠内容物涂片,以革兰氏染色后镜检,常见到大量的形态一致的革兰氏阳性大杆菌,单个,两连或短链,菌端整齐,其中一部分呈芽胞形态出现。
(2)肠内容物毒素检查:取刚死亡的病猪空肠内容物,酌加1-2倍生理盐水稀释,混合均匀后,以每分钟3
000转离心30-60分钟,用灭菌滤器过滤后,用其滤液0. 2-0.
5毫升,静脉注射体重为18-32克小鼠。大部分小鼠可于5-10分钟内迅速死亡,这证明肠内容物中有毒素存在。如果在0.2-0.
5毫升肠内容物的滤液中,加入C型和D型魏氏梭菌抗毒素血清。1毫升作中和试验,这种毒素即被C型魏氏梭菌抗毒素中和,再静注小鼠,则不引起死亡。如不能被D型魏氏梭菌抗毒素中和,证明死亡苗猪肠内容物中的有毒物质是C型魏氏梭菌产生的毒素,这种毒素不能被D型魏氏梭菌抗毒素中和。
(3)细菌的分离与鉴定:主要从小肠内容物中分离细菌,内脏器官则不一定能分出细菌。少数病例能由肝、脾、心脏、血液、肠淋巴结、胸腹水及心包液等分离出细菌。
将细菌培养于厌气肉肝汤中也可测定培养液中的毒素,方法与肠内容物毒素检查相同。
本文由(养殖信息网)栏目整理发布:http://www.yangzhixinxi.com 养殖网 养殖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