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养殖信息网 - 首页 - 养殖技术 - 苗猪 - 苗猪消化不良性腹泻的原因有哪些?怎么治疗?
苗猪养殖

苗猪消化不良性腹泻的原因有哪些?怎么治疗?

编辑:养殖网 浏览: 217次

一、苗猪消化不良性腹泻的原因有哪些?

一般来说,消化不良性腹泻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断奶苗猪的消化道对颗粒料的不适应,饲料所含的营养物质无法被消化吸收,并分解成有害物质,从而改变胃肠微生物群,刺激肠壁引起腹泻。

苗猪消化不良性腹泻可分为以下几类:

1、胃酸分泌不足。刚断奶苗猪消化系统不完善,吸收面积小,饲粮完全改为固体的生饲料,不能很好的消化、吸收。这多半是因为饲养人员错过了正确的补饲时间,导致苗猪的肠胃功能锻炼不及时,再加上断奶后肠道内发生生理变化,绒毛变短、破损,并且易受感染,在这个过渡期内,苗猪易发生腹泻;另外胃内的胃酸分泌不足,当从母乳变为饲料后,胃酸开始下降,这是因为母乳中含有大量的乳糖源,乳糖源在消化道内发酵形成乳酸,能够维持胃内的酸性环境来促进消化道内蛋白酶的分泌,一般发生这种情况时可选择使用酶制剂和微生态制来帮助消化,当胃蛋白酶配合醋酸使用时,可增加胃蛋白酶的活性,微生态类可协助机体分解营养,产生益生物质,来帮助胃内消化系统的调整。

2、抗体水平低。苗猪在吃母乳阶段可以从母乳中获得抗体,在断奶后来自母源的抗体水平降低,则自身的免疫力开始下降,另外饲粮中的蛋白可引起苗猪消化道的过敏反应,这主要是因为饲粮中含有大豆蛋白,大豆蛋白进入消化道后产生过敏反应,导致肠道绒毛萎缩、变短,降低肠道的吸收面积,损害肠道的吸收功能,并且有实验表明,肠道绒毛的高度与断奶后的生长速度有着必然的联系,还可导致回肠和结肠肠壁变薄,造成肠道功能失调,引发经常性腹泻,这些都是饲料蛋白抗原在消化道发生过敏抗体的结果。

3、蛋白质吸收障碍。苗猪的饲粮直接影响了机体生理情况,所以在给苗猪选择补饲时,要考虑营养成分、蛋白的含量、以及各种维生素、矿物质等等;从根本上解决由于断奶而造成的腹泻;有些饲养人员在苗猪断奶时会选择蛋白含量较高的饲料,这反而会加重腹泻的发生。由于苗猪的大肠功能发育不健全,对于饲料中的蛋白质不能完全消化,当没有被彻底消化吸收的氨基酸进入肠道后,与大肠杆菌产生反应,继而在肠道中形成有害物质,刺激肠壁发生腹泻;另外苗猪体内的消化酶活力较低,也影响了饲料蛋白质的吸收,从而形成肠道紊乱而导致消化不良引起腹泻。饲喂管理不善,饲料的随意更换、喂食过多、饲喂发霉或有毒饲料、造成的腹泻。在发病苗猪的粪便中明显能看到饲料颗粒。

4、生活环境的改变,舍内温度、湿度、卫生等及天气寒与热的变化,造成苗猪腹泻。

注意:苗猪消化不良性腹泻与副伤寒有相似之处,如粪便的颜色、性状及发病日龄等。但消化不良性腹泻与病原性腹泻有区别:前者一般全身症状不太明显,精神、食欲、活动无太大异常;二是发病率虽高,但死亡率较低。

二、苗猪消化不良性腹泻怎么治疗?

苗猪消化不良性腹泻治疗措施:

盐酸大观霉素、盐酸林可霉素可溶性粉100g拌料50-80斤料+衡益健500g拌料500斤。

此外,为避免苗猪腹泻脱水,用自配的口服补液盐让苗猪自由饮用。采取上述措施1周左右,病情得到控制。

防止脱水,及时补水,是减少发病猪只死亡的一项关键措施。为此,我们可以用葡萄糖或生理盐水静注或腹腔注射,也可用口服补液盐让猪自由饮用来补充由于腹泻导致的机体脱水。

由于猪消化不良性腹泻属于非病原性腹泻,故在治疗时,单纯使用抗生素,效果往往欠佳,或停药后易反复发作,因此**好配合调节肠道的保健药物。此外疗程一定要足。

本文由(养殖信息网)栏目整理发布:http://www.yangzhixinxi.com     养殖网     养殖项目

苗猪养殖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养殖交易信息
养殖百科 查看更多
养殖热门标签